大家都知道,三国杀蜀国武将一直都非常羸弱,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估计也就菜刀将了,要论耍杂技蜀国就是个憨憨。这也导致了很多玩家谈到蜀国,脑海里第一反应就是没几个能打的。
不过,在这之前,蜀国还是有很多非常亮眼的设计的,不管是强度还是玩法,都非常的不错,甚至还一度成为了三国杀年度设计最佳武将!
而这个武将的名字也不好读,大家都知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时候一个字会出现三个读音,两个读音的多音字更是比比皆是。张嶷不仅技能设计出色,就连名字的读音也让很多玩家吃了没有文化的亏。
嶷作为形容山岭出现时才读“疑”,而形容人聪明伶俐时读“ni四声”,我想不会有父母在孩子出生时希望他像山那样吧,寓意是雄壮威武,而这个武将本身也是这样一个形象。首先来看原画,张嶷的原画描绘的是他与魏将徐质交战最终死战的场景。腰间裹着厚厚的绒布意味着他患有严重的风湿病,手中破损的长刀也象征着非常惨烈的战斗,手持破损的大汉旗帜不仅象征着此战的结局,也象征着大汉的命运。黄红色的场景也将激烈的战斗场景很好地表现出来,是一张并不张扬但是非常写实。
其次是技能,张嶷的技能讲究和对手心理上的博弈,如果展示的是杀且该角色不是闪,可以弃置此杀,然后对其造成1点伤害;若展示的不是杀且该角色是闪,你弃置此牌,然后获得其一张牌。这样的设计和张嶷这个武将的背景是非常契合的。在征服南方的时候,张嶷利用的就是政治和军事双重心理方法,才将西南民安抚。
同时锁定技能矢志的闪视为杀也有一种背水一战的悲壮感,同时结合1技能却消除了部分的负面效果,让玩家们能够更加合理的使用多种战术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此外,被评为年度最佳没有两把刷子可不行,张嶷的技能设计非常用心,还加入了心理学元素!两个技能都很强,这个技能很强,强就强在对手要读懂你的心理,如果不出闪,则有很大的概率受到伤害,如果出杀,则很大几率被对手使用一张废牌当成了顺手牵羊。有点像猜于吉真假,对于体力值本身不高的武将来说想必是非常纠结的。
如果说一技能是和对手博弈智力的话,二技能绝对是以勇相拼了。体力值为1时,闪当作杀更大程度提高了技能的命中率,不是对手死就是自己亡,这跟张嶷的勇敢事迹又不谋而合。
当年姜维北伐时,张嶷已经患了风湿,走路需要拐杖,多名大臣劝阻让其坐镇后方,但忠勇的张嶷执意随大军出征,不胜便死,如此大将,可歌可泣!
从强度上来看,最后是强度,张嶷实战中的效果相当出色。首先利用本身技能的增加了其他武将所无法给予的游戏趣味性:只要发动成功,1技能的保底收益是弃掉一张牌并且获得对方的一张牌,相当于无距离顺手牵羊,封顶收益为用一张牌无距离造成一点伤害。
2技能虽然有负面效果,但是在关键时候可以打出极高的爆发,比如配合诸葛连弩、决斗,也可以用这个技能变相防御南蛮入侵等等,也对应了武将征服西南的背景。目前该武将强度虽然跟不上了,但是可玩性依然不变,在反贼位置依然可以尝试!
最后,这个武将是几年前的设计,如今来看其实已经有些过时了。不少玩家其实都有些不太能理解,为什么这位武将被吹得这么厉害,确实按照如今的环境来看,早就不能打了。但是平衡也是一个武将非常重要的因素,一个强到无边的武将真的是好的设计吗?显然不是,而在当时能够推出一款不管是背景、原画、技能或者可玩性都相当不错的武将是非常难得的。所以能够被称为是最佳设计丝毫不让人奇怪,其实当时也是三国杀最好的时代,如今一去不复返,也是让人非常唏嘘的!
文本作者:好梦无忧
本文转载,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