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在上周的投票中遥遥领先,那么这周就来看看魏文帝的光辉事迹吧
魏文帝曹丕,字子桓,三国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之子
[一]魏王称帝
大家可能觉得汉朝跟后世那些大王朝一样,王朝末年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除非碰到后一个王朝是少民王朝的情况,如元之于宋,清之于明,否则大部分人对前朝并没有太多感情。
但汉朝不一样,因为汉朝是第一个统治时间长久的大一统王朝。当汉朝崩溃、灭亡时,很多人没想到汉朝居然也能灭亡,心里一下子无所适从,“人心思汉”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
曹丕要篡夺汉朝的皇位就是一件天崩地裂的大事,哪怕他老子曹操立下了天大的功劳,也还要大费周章。
曹丕实行陈群设计的九品中正制,皇权退让,士族品评人物的权力被国家认可,士族与国家一荣俱荣,于是士族不再反对曹丕篡汉。此外军权都掌握在曹氏、夏侯氏手中,曹丕称帝他们可以升官授爵,更加不会反对。
看到这里,我们只能说曹丕非常善于逢场做戏,而且还是全套戏。
但这还不够,只用利益捆绑,一旦利益有所变动,盟友就会成为敌人。还要加上一些利益之外的保险,曹丕的办法就是借力于上古以来的神学,通过符合神学规范的操作来篡汉,给篡汉加上一层神学意义,利用神学来让人心服。
先秦以来,孟子“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等思想影响极大,皇权没有取得天然的合法性。后来董仲舒的儒学也强调,皇帝之上还有一个天,如果皇帝做得太过分,就会上天降罪,皇位不保。
汉武帝当政几十年,杀人无算,民穷财尽,汉朝合法性严重动摇。汉昭帝、汉宣帝时不断有儒生认为汉朝气数已终,建议汉朝皇帝禅让,汉哀帝时又有方士甘忠可、夏贺良劝皇帝禅让。
曹丕也依样学样,自称曹姓是舜帝之后,刘姓禅让给曹姓,也是“法尧禅舜”。
[二]曹丕攻略转载
界曹丕的突破成功不成功,如果从武将强度上来看,界曹丕的下限提高了一点,上限降低了一点。
放逐这个技能增加了一项描述,不仅仅是具备翻面的效果,还有让敌人弃牌掉血的选择项。这个技能对于那些没有几张牌的武将效果基本上和老放逐是一致的。
但是牌多体力值良好的武将就不怎么怕曹丕的放逐了,以前曹丕的放逐限制回合的作用就会大大削弱。而且新放逐这个技能还有一点不好的地方是选择的权力交给了对面,由对面决定自己应该选择哪一项来执行。
大家应该都理解,技能的主动性在自己手里肯定是比在敌人手里更好的,原来的标夏侯惇为什么不强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因为敌人可以挑对自己有利的选项进行选择。
另外一个技能的修改是行殇,曹丕也是多了一个选项,可以选择收尸体牌或者回血。这个技能确实是实实在在的加强的,因为有的时候某些角色阵亡的时候不会有几张牌或者几张好牌,这个时候曹丕回复一点体力倒是不错的选择。
曹丕的核心技能是放逐,放逐的核心作用是控制,不少人玩曹丕的第一个误区就是放逐当补牌技能用,这是大错特错的。
首先要明确一点:放逐的使用尽量是对敌人,限制他的爆发,为自己这边的集火确定方位。
之后,我们才可以讨论掉血翻谁牌的问题
总结来说大概是:掉1-2血时翻对面核心将,优先选择即将行动的人。3血或以上时,继续坚持翻对面或我方当前回合爆将(可以保证翻回来的)。
主公★★★★☆作为军八常备主胜率第一梯队的常客,曹丕能有如此胜率不是没有原因的。林包中的两个主公(董卓、曹丕)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都有对抗速推的先天优势。董卓是凭借极其高额的体力值来拖延局势,而曹丕则是凭借独一无二的主动技能“放逐”来压制敌人,从而为自己这边争取更多的机会。现在神仙越来越多,但曹丕的胜率却仍可以居高不下,再强大的将,被翻面了也就该老实了。再加上行殇的偶尔爆发和颂威的小小添头,反贼击杀曹丕的难度变得更大。
忠臣★★☆☆☆曹丕总的来说不是个适合忠臣的将,但配合特定的主公也是可以的。比如袁绍、曹操,不管是界还是神。依靠高频率高强度的伤害积攒实力同时压制对面,即可化优势为胜势。
反贼:★★★★★曹丕也是个很靠谱的反。尤其是针对刘禅、孙权甚至是他爹曹操这种极其依赖行动回合的主公,掉一血翻一次然后在翻面的深渊里永无出头之日,团队的胜利也就不远了。曹丕的存在,逼迫主忠放aoe时要更加谨慎。
内奸★★★☆☆曹丕内相对乏力,因为没什么爆发能力,优点是低嘲讽,行殇有时候可能带来爆发,但是一个看人品的存在,可以一试,结果就不能保证了。与忠臣类似,袁绍曹操局,曹丕内还是有机会一战的。
文本作者:老公老婆都是我
转载网络,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