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八个版本的华佗,标华佗面杀毒瘤,潘淑人称神华佗

三国杀的主要资源是牌和血,于是阴间武将要么过牌很猛,要么打人很疼。有过牌就有拆牌,但很少有新武将在回血上做文章,因为现在大家喜欢快节奏游戏。所以常见的回血仍然是那几个。作为三国杀最经典的医生,华佗大概有八个版本。

龙版华佗,弃红牌抵消伤害,青囊还不限次数,这也太肉了,几乎每张牌到了他手里都能变成桃,这不是家里有桃树,而是桃树上长了个人。然而当年很多玩家面杀就是这么玩标准版华佗的,桃子随时随地都能吃,于是驼子成了童年回忆里的毒瘤,全扩最难杀的武将,比周泰命还大。憨逗直到入坑网杀才知道桃子的正确使用方式。

标华佗,输出能力一般,苟命能力一流,顺风局化优势为胜势,磨灭对面希望;逆风局翻盘无力,纯拖时间。多人局他是别人集火盲狙的目标,正所谓杀人先断奶;人少时他是膀胱局的缔造者,除了脸黑的非洲骆驼,每回合一牌奶一血,素将根本打不动。作为一代优秀的保核将,驼背狗、华法乔都是经典组合。

ol和手杀的界华佗,定位从奶妈变成拆迁。身份局用出来基本就是1拆3,有装备拆装备,没装备拆手牌,还能制衡对急救没用的黑桃牌。界华佗相比标华佗,拉牌差能力上升,但自保能力有所减弱,失去了青囊的界华佗脆了不是一点点,但急救的嘲讽还在,有时候他没黑桃就要真弃牌,容易成为团队突破口。

十周年的界华佗,在标华佗的基础上纯加强。你说他强吧,他只能回血;你说他弱吧,可他回血猛。有戏志才、曹金玉等特定配合很强,但大部分过不了系统天牢。策划把他设为欢乐成双默认禁将,不知道是出于什么目的。

旧国战华佗,与孔融蔡文姬并称群雄不死铁三角,虽然不如马腾袁绍左慈这些核心,但强度也不赖。华佗的强力搭档有:贾诩、田丰、于吉、左慈等。尤其副将董卓,能一直保持在1血状态,每回合来一次归心。

新国战华佗,某种意义上说是削弱,国战注重的是生存能力,拉牌差尚在其次。不过华佗一亮出来基本就成为集火对象,青囊确实可能用不了几次。

线下一战成名的华佗,为改善玩家单挑华佗的游戏体验,把回血的青囊换成互拆的普济,界华佗就是从这里得到的灵感。标华佗是旧1V1四禁之一,和吕蒙一个道理,太肉了打不动。恐惧魔王好歹等到AK就能结束这场膀胱局,遇到驼子就真是打一年。

欢乐三国杀的华佗,急救真是万年不变,青囊代价减小,每回合稳定无损奶1血。时代变了,当年的第一回血将现在也跟不上时代、需要加强了。

民间盗版仙华佗,每回合放一波AOE附带小归心,别人吃桃他也能回血,戏志才严白虎看了会流泪。大招能弃4牌复活队友,也就面杀能这么玩,网杀很多人挂了就走,不过活动场有甘露。

有人问为什么没有神华佗,不是早就有了吗?ol的潘淑就是!或者手杀的卞夫人。

文本作者:烽烽笠

本文转载自(憨豆聊游戏),侵权请删除

5263次浏览
相关游戏
三国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