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玩家们讨论忍者都会比较关注强度,因为这个是最能够体现忍者出场率的因素。就算这个忍者做得再烂,槽点再多,只要他的强度能够达到顶尖水准,就会有一批的玩家会去选择用他来上段位。归根结底这还只是一款游戏,玩家们肯定还是需要考虑游戏内的环境去选择合适的忍者。真正只追求忍者质量,不在意强度的玩家还是比较少的,这类玩家就是偏向于收集,不管强不强,只选自己喜欢的,还有就是评价较高的忍者。
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到底忍者的质量(包括还原度和技能机制等)和强度哪个更重要?最完美的答案肯定就是质量和强度兼备,但往往很多忍者并非如此,不过,想要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并不难,这里只需要列举出一个忍者就可以了,那就是佩恩天道超。这个忍者现在已经连续几个月在ban率第一的位置了,大部分玩家也都似乎默认了佩恩天道超在未来的版本中会被削弱。同时,这个忍者也是经常出现在一些玩家的讨论中,大多都是吐槽这个忍者的强度太高。我们假设佩恩天道超的强度回归到正常水准,你觉得佩恩天道超这个忍者还有什么槽点吗?应该是短期内质量和强度都非常完美的一个忍者了吧?
很多时候大家看到的都是忍者平衡性调整,却很少看到为了一个忍者的细节和整体的质量去做出大幅度的改动。换句话说就是忍者的强度调整是最简单的事情,无非就是修改一些数值、技能CD和范围等等。但想要回过头来再去提升忍者质量,这个在短期内很少会做到,甚至是基本上不会有人去做这件事情。当初佩恩天道超的奥义被吐槽有几个大字和后面小树林的效果,策划在下架前完成了重做。这个重做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提升忍者的销量,毕竟那个时候确实有些玩家比较在意表现效果,看到重做后的奥义才会心甘情愿地买单。
但站在玩家的角度看待佩恩天道超的奥义重做,无论他是不是为了提升销量,对于一些本来就打算招募佩恩天道超的玩家来说肯定是好事,终于是可以看到新的奥义效果了。所以,通过这些情况也可以看出,忍者的质量在改动的难度上会更大,反观强度的调整,完全可以通过周更的推送来完成部分改动。除了佩恩天道超以外,再列举一个反面例子:忍战奇拉比。这个忍者确实通过几次的加强有了一些强度变化,但你能认为这个忍者合格吗?你会觉得忍战奇拉比很好吗?很显然并不会。
所以,我觉得一个新忍者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大部分玩家都是比较理性的,完全可以看得出一个忍者是用心,还是在敷衍。用心的忍者在强度把控不太稳定的情况下,可以在未来的改动中趋于稳定,但敷衍的忍者在几次强度变化后就算是能够站在顶端,也未必能够获得玩家的认可。可能有些忍者是因为策划经验不足导致了质量不佳,这个倒是能够理解,只希望不要连续翻车,这或许就真的不是经验问题了。(毕竟有些策划的首个高招质量就很不错)
文本作者:App小胖子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