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漫谈:我拥永恒,但也无奈,聊聊“恶魔城”从辉煌到陌路的一生

“我拥有永恒,却无法永生”。《恶魔城》系列,科乐美的招牌之作。也是从FC时代便开始崛起的神作,在当代游戏界中有着非同小可的地位。这部作品曾经辉煌过,几乎只手遮天的时期也曾让GBA,PS1等平台争的头破血流。这部作品却也衰败了,科乐美的自作主张几乎是斩断了自己的命脉,也砸了这块金字招牌。

如果说一些玩家确实没有玩过“恶魔城”系列,这情有可原。毕竟众口难调的游戏界没有涉猎过一二部作品是再正常不过的。但不相信会没有一个真正的玩家没有听过《恶魔城》的大名,无论你是掌机玩家还是家用机玩家,玩网络游戏还是单机游戏。这部从初生之辉煌,走向衰败之末路的游戏作品,让GameGod再与大家经历一次,关于“贝尔西蒙”的一生。
初代恶魔城
最早版本的《恶魔城》在86年9月登陆了FC,此后又陆续在其他平台上发表,截止至初代登陆在GBA上才停止了最后的发售。在初代故事的中世纪欧洲中,怀有暗黑野望的魔王德古拉重返现世,继承了贝尔蒙特家族血统的青年吸血鬼猎人西蒙·贝尔蒙特一个人独自潜入了德古拉城堡。

恶魔城2:诅咒的封印
1987年发售的系列第二作,当时的作品在FC上初次尝到甜头。改革从这一部作品中一点点做起。由于当时的游戏环境引导,一般动作类的游戏都会增加RPG元素。然而初代恶魔城只是实打实的传统ACT。所以科乐美决定添加众多RPG元素,恶魔城开始变得热闹起来。先是取消了固定关卡概念,舞台不再局限在德古拉城堡,采用开放世界设计,可以前往七大区域冒险,增加了时间流逝的概念,会有昼夜交替的情况。更是追加了解密的要素。这一切在当时那个年代听起来都是顶配的大作,然而评价却出人意料的低至冰点。主要是厂商把平衡性的问题遗忘了。玩家对于模棱两可的解密及反复的刷通关条件毫无好感。导致这一作彻头彻尾的失败。

恶魔城3:德古拉的诅咒
1989年,科乐美再次试水,把宝压在了这第三作上,也是作为FC时代的最后一部作品。由于二代RPG的失败教训,三代又回归到了传统的ACT当中,同时加入了分支路线以及多角色设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然而科乐美却反其道而行之在第三代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已经非常成熟的技术配上分支路线,这对于ACT简直绝配。奠定了此后恶魔城系列地图设计上的传统。

恶魔城X:月下夜想曲
恶魔城系列最有名气的一部传世作品。几乎玩过《恶魔城》的玩家,无一不感叹“月下”的经典。此作于1997年在PS平台上发售,并且先后在SS、XBOX、PSP上发行了此作品以及复刻版。前文也曾说过,第二部恶魔城希望向RPG转移,而非特别坚持正统ACT。由于技术和经验不足导致第二部夭折,而后科乐美并没有放弃这条转型之路。“月下”再次大胆尝试了这一领域。正所谓不成功便成仁,那么“月下夜想曲”可以说是一下攀登至成功的顶峰。使这部作品成为空前绝后的经典之作。此次,也是插画大师小岛美文首次加入设计,因此作品的唯美风格基本是当时最佳。

恶魔城:月轮
由于此时期GBA横空出世,任天堂在掌机平台几乎一家独大。科乐美也开始讨好的在其上发行了GBA经典三部曲,《月轮》便是第一部掌机作品,在系统上算的上是《月下夜想曲》的继承,成功在掌机上开启了恶魔城之巅峰。只是其故事不被算入正统,属于外传故事。

恶魔城:白夜协奏曲
发售于2002年的《白夜协奏曲》是GBA平台第二作,从本作开始之后,所有系列正式统一命名,无论日版还是美版,均称为“Castlevania”。也是从本作开始,故事线真正的以贝尔西蒙家谱为主线。

恶魔城:晓月圆舞曲
《晓月圆舞曲》发售于2003年中旬。由于科乐美早已经对恶魔城系列有了一个长久的规划,以及技术不断地提高,经验不断增长,再加上《恶魔城3》的分支地图以及《月下夜想曲》的系统之奠基,导致了这部作品是真正集所有《恶魔城》优点的大成之作。同时在故事线上,《晓月》也达到了巅峰的剧情。这作的时间直接传送到了2035年,来自未来的男子——高中生“来须苍真”为主角。他的青梅竹马是白马神社的巫女,两个人在观看日全食之时因为不明原因一起进入了恶魔城内,还遇见了一名神秘男子,与此同时苍真被激发了体内的“吸魂”能力。

此次《恶魔城》系列先介绍到这里,FC三部、PS一部、GBA三部,一步步的见证了“恶魔城”系列走向游戏界少有的顶峰殿堂,科乐美也因为恶魔城系列,翻身一越成为数一数二的大厂。当然在FC到GBA期间,还有其他的恶魔城系列作品发售,由于不是非常重要就不一一列举了。

文本作者:游漫日记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455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