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最窝囊的台词?画风差距太大,其实是官方刻意丑化

虽然真正意义上的常胜将军很少,但是三国杀的大部分台词都凸显了武将的正面形象,不过也有一些武将是选择了他们的负面形象作为特殊设计的。这一点从武将的技能设计和台词设计体现的尤其显著。甚至有些台词相当的窝囊,和武将的真实背景相差甚大。那么有哪些被丑化了的窝囊台词呢?一起来看看吧!
 

  
“诶,别打脸,我投降还不行吗?”
  
刘禅的阵亡台词和其他主公的差距非常大,不少玩家对于刘禅的印象都是一个无为的主公。但是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刘禅的能力并不强,但是在史书中记载,他并非如此窝囊,只是一直主张和平。
 

  
而刘禅最后虽然确实是选择了投降并归顺了晋国,但是也保全了蜀国的子民。诸葛瞻被背水一战是不认输的决心,但刘禅的“软弱”也能够算得上是一种智慧。相比之下,皮肤的阵亡台词“仁德之世,终究只是泡影么?”就好了很多。
  


“这是要我名归黄泉吗?!”
  
孙皓无论是从原画、技能设计再到台词,都给人一种和董卓一样暴君的感觉。但是真实的孙皓也有开明的时刻,在初期,孙皓不仅抚恤百姓,而且还开仓振贫,自主的减少了宫中的宫女,将皇宫里面的奇珍异兽全部释放,深受百姓们地爱戴。而孙皓的崩坏则是从之后开始的。

  
因此孙皓所有的台词设计,其实都只说出了孙皓的负面,对于他对于人民有益的那一方面都忽略了。
 

  
“好大一股酒气啊!/好大一股杀气啊!”
  
当然,被官方丑化最多的,当属武将华雄。首先技能设计就让人感到满满恶意,华雄虽然被关羽一刀斩死,但在这之前也是非常有名前的将领,让十八路诸侯都无可奈何。结果台词“好大一股酒气啊”让人一头雾水,和他作战武将,全部都没有喝酒,何来的酒气呢?关羽虽然温了酒,但是也是在斩完华雄之后再喝的。
 

  
因此华雄这个武将,无论是技能台词都明显被弱化了,和真实的华雄差距很大。

小伙伴觉得有哪些武将被官方故意丑化了呢?


文本作者:游戏日报官方账号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685次浏览
相关游戏
三国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