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故事】篁篁有节聚七贤

【三国故事】篁篁有节聚七贤
中国文学史上,曾把魏国的七位名士称为竹林七贤。说起竹林七贤,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可是你能说出他们分别是谁吗?(老实说我也记不全)这七人分别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和刘伶。那么他们为何会被世人称为竹林七贤呢?他们七人又是如何相遇相知的呢?

嵇康(224年-263年,一作223年-262年),字叔夜,谯国铚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

说起竹林七贤,就不得不提嵇康这位名士了。他不但写得一手好文章,还善弹琴吹笛,更注重气节。嵇康常言:“人若无德,则不如竹。”因此,他非常喜欢竹子。(古代文人好像都有偏爱的植物,晋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那他喜欢竹子到什么地步呢?他盖屋舍用竹子,制家具用竹子,更在房前屋后种上一大片竹子。而他本人呢?常常在竹林中读书、赋诗、弹琴、吹笛。对于那些庸碌和无聊之辈来访,也总躲在竹林之中拒客。(这就是文人墨客的风雅吗?爱了爱了!)

有一次,他正在竹林中作诗,听见有人前来拜访,嵇康以为又是一些庸俗之人,便写了一句:“竹林深处有篱笆”,放于桌上,又躲到竹林里去了。来者不是别人,正是名士阮籍,他也是仰慕嵇康名气而来的。籍见诗会意,提笔便在下面接着写了一句:“篱笆难挡笛声转”,写罢吹起笛子来。接着又来了五位名士,即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和刘伶。他们看见诗句后,每人依次接了一句,并签上了名字,完毕也吹起了笛子。

另一边,竹林里的嵇康看见来客不但不走,反而越聚越多,笛声悠扬,便出去看个究竟。走到桌旁,便看见他的拒客诗被接了六句,凑成了一首七句诗:

竹林深处有篱笆,篱笆难挡笛声转。

笛声换来知音笑,笑语畅怀凝笔端。

笔笔述志走诗笺,笺笺录下珠玑言。

箴语共话咏篁句。

这续写的每一句都是竹子头,且意境新奇。整首诗构成顶真句式,浑然一体。立下大加赞赏,并在他们诗后又续一句:

篁篁有节聚七贤。

自此,这七位名士便常常在竹林中聚会,述志论诗,便被后人称为“竹林七贤”。


嵇康皮肤:合天琴师

小记:

俊男美女自古有自之,唯嵇康最具风度。世人用“玉山倾倒”来形容嵇康之容貌,李白直接称他为“玉山倒”。

历史记载嵇康身高七尺八寸,核算下来,差不多有188公分,妥妥的男模身高啊。(本矮子表示羡慕到无以言表)《世说新语》记载嵇康皮肤甚白,一个人在野外饮酒抚琴时,引得很多砍柴工围观,使得他们天黑都“束绳而返”。

景元四年(263年),嵇康因受司隶校尉钟会构陷,而遭掌权的大将军司马昭处死,时年四十岁。

一曲广陵散,一生名士风。嵇康的一生虽短暂,但光辉灿烂,他是中华历史文化和中国人的瑰宝!

本文章原作者:三国咸话-斲~,感谢大家,如有补充请大家留言评论!
1162次浏览
相关游戏
三国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