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篮球战术打三国攻城战是什么体验?”最近虎扑上这个帖子火了,楼主是个平时分析NBA战术的老哥,他把同盟攻城比作“季后赛关键战”,说“正面强攻是‘阵地战’,奇袭关口是‘快攻’,主城自带资源地就是‘主场优势’”,下面评论区直接炸了,有人接“那预组攻城就是‘提前布置战术板’,不用临场现抓瞎”,还有人补“武将置换等级相当于‘球员轮换’,状态不好随时换”。这哪是玩游戏,分明是虎扑战术大师在三国战场上的“跨界秀”。

要说虎扑老哥的“战术脑”有多强,看看同盟策略讨论就知道了。传统SLG的同盟聊天,不是“求支援”就是“卖资源”,偶尔讨论战术也停留在“几点打城”。但这款游戏里的虎扑同盟,聊天记录堪比“军事研讨会”。有人用“足球阵型”分析部队搭配,“三前锋(输出)两后卫(辅助),适合快攻;双前锋三中场(控制),适合拉锯战”;有人用“围棋思路”规划资源地,“边角资源地要占,相当于‘取势’,中心资源地要守,相当于‘治孤’”;最绝的是有老哥把“博弈论”用到外交上,“跟强盟谈判,要先展示兵力威慑,再给点资源好处,就像当年某球队跟球星续约,既要画饼又要给钱”。这些平时在虎扑分析比赛的“战术鬼才”,到了游戏里简直是“降维打击”。

游戏的策略深度,还体现在“不逼氪却考验决策”。虎扑老哥最烦“氪金就能赢”的游戏,觉得那是“用钱包代替脑子”。但这款游戏不一样,就算你是零氪党,只要策略对路,照样能打赢氪金玩家。有老哥分享“以弱胜强”的经历,“对面氪了几千块,武将比我好,但我用‘声东击西’战术,假装打他主城,实际偷了他的资源矿,他部队回防时,我同盟主力直接端了他的关口,这就是策略的魅力”。还有人研究“兵种克制”到了极致,“知道对面主力是骑兵,专门练一队枪兵蹲守,他来一次死一次,气得对面在世界频道骂娘,但就是打不过”。这种“氪金不能碾压,策略决定胜负”的设定,正好戳中了虎扑老哥“不服就用脑子赢”的好胜心。

新人也能快速融入“策略局”,全靠福利和减负的“双重加持”。虎扑老哥带新人向来“不藏私”,但前提是新人能跟上节奏。这款游戏的新人福利送得实在,创角就有徐盛、孙策,七日狂欢拿蔡文姬,“相当于刚进同盟就有‘基础战力’,不用像以前玩别的游戏,新人只能当‘炮灰’”。操作减负又让新人有时间学策略,自动铺路、预组攻城这些功能,省下来的时间正好用来研究“武将搭配”“战法优先级”。有新人老哥发帖感谢,“进盟第一天,盟主丢给我一份‘虎扑战术手册’,里面全是老哥总结的攻城策略,结合游戏里的自动功能,第三天就跟着打城了,现在已经能帮同盟分析敌方动向了”。
现在虎扑远征军的“策略交流群”天天满员,有人分享“最新战术思路”,有人复盘“昨天的攻城失误”,还有人开直播讲“武将搭配原理”,热度比当年讨论总决赛还高。如果你也想找个地方,把平时分析比赛的“战术脑”用起来,不妨来这款游戏里试试——毕竟,能让虎扑战术大师集体沉迷的策略深度,可不是随便哪个游戏都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