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版本更新在即,新角色天行·绘星之卷(以下简称大格蕾修)即将在游戏中实装。她和老角色相比都有哪些优点?她会给原有体系带来哪些变化?抽取优先度如何?本文将基于测试服最新消息提供全面的培养建议,但最终情况仍以正式服内容为准。
目录:
01、抽取建议
02、角色介绍
03、全新装备
04、角色对比
05、优势环境
A1:她是流血特化的SP辅助角色,也是首个星尘属性角色。她能为全队角色提供大量流血相关BUFF,进而大幅提升大月下、苏莎娜这样的流血特化主C的输出水平;同时可以提供额外的流血层数、次数盾破解速度功能,因此,她是一个专精流血赛道的辅助角色。
另外,角色的分支攻击能直接吸收全场范围的星尘残核,并提升残核对星尘敌人的伤害,能有效提升队伍攻略星尘敌人的速度,目前是应对星尘敌人的最优解。
角色的循环模式优秀,与时雨绮罗一样都拥有强劲的后台回能机制,即使没有能量包补给也能轻松实现每轮使用大爆发的辅助模式,也能提供全队回能,一定程度上能队伍缓解循环压力。
Q2:大格蕾修和小格蕾修有何异同?A2:虽然同为流血特化辅助,但二者在辅助功能上仍然有较大的差异:
①辅助增伤方面:作为更加专精流血体系的流血通辅,大格蕾修无论是雷伤流血的大月下还是物理流血的苏莎娜都能辅助,而机制相对单一的小格蕾修只能辅助苏莎娜,显然大格蕾修要比格蕾修更加适配流血特化主C。
不过,大格蕾修的大部分增伤BUFF都直接与“流血伤害”挂钩,而常规伤害特性角色很难甚至无法享受,因此,在辅助物理伤害特性角色的队伍方面,大格蕾修要比小格蕾修差。
②循环能力方面:拥有后台强大回能机制的大格蕾修要明显优于小格蕾修,随着扰动的上涨战斗流程会普遍延长,因此,大格蕾修能更好地应对未来各种复杂的环境。
③输出能力方面:大格蕾修有不俗的伤害倍率,在强大回能机制的加持下,整体输出能力要比小格蕾修高不少,而且星尘属性与其他属性间不存在克制关系,使得她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可以充当一个临时的物理和流血主C。
Q3:她对于当前版本的各个主C的提升度如何?A3:由于大格蕾修的增伤BUFF与流血伤害高度相关,因此对各个主C的提升度也有所不同,基本上可以根据有无流血伤害来判定提升的程度:
提升最大的是大月下,由于可以提供稀有的流血的BUFF(流血加伤、流血易伤),因此相比于提供常规元素BUFF的伊甸而言,大格蕾修作为二号辅助时队伍的整体伤害要更加充足一些,而且格蕾修还能进一步加速次数盾的破解速度,扩大了大月下在这类BOSS的影响力。
其次是苏莎娜,虽然和大月下同为流血特化主C,但是自身循环能力并不强,没有大月下那样的小爆发循环模式,对于大格蕾修的BUFF利用率不如大月下高。不过大格蕾修的加入使得苏莎娜的大爆发更高,也有更多的时间使用普攻和分支攻击攒能量,因此,大格蕾修对苏莎娜的提升依然不可小视。
最后是常规伤害特性的角色,例如羽兔、识律和死律这样的角色因为没有将技能伤害视为流血伤害的手段,无法享受大格蕾修高额的流血增伤,实战整体效果比较一般。
Q4:我有毕业伊甸/小格蕾修,那么大格蕾修我必须要抽吗?A4:结合先前的问题,我们不难看出:在流血体系中大格蕾修是小格蕾修的上位角色,而在常规队伍中表现比较有限;在辅助大月下时,对比循环能力同样很强的伊甸,大格蕾修的提升仅体现在单轮伤害上,而伊甸不仅能辅助大月下应对流血相关的环境,在麻痹、雷伤相关环境仍然是首选角色,整体的就业面要比大格蕾修更广。
因此,如果已经拥有大月下这样的强势流血主C并且对寂灭保级有较高需求,那么建议抽取她的适配装备来扩大队伍的优势;但如果没有任何流血主C又或者是只要求红莲保级,那么这个角色的提升度比较有限,抽取的优先度不高。
另外,虽然大格蕾修可以充当临时的物理和流血主C也有不错的表现,但与常规主C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参照往年的经验后续也会更新星尘属性初始S角色,因此,也不建议从主C的角度出发抽取大格蕾修的装备。
大格蕾修是新一代的星尘物理角色,最大的亮点在于能为全队提供高额的流血增伤,并且拥有很强的循环能力,作为新一代的流血特化辅助的她有以下优点:
1)流血特化能力
大格蕾修(全毕业)的情况下能为队伍提供丰富的流血相关BUFF,可以强化流血特化主C的输出能力;角色的多种技能都有附加流血积蓄值的效果,可以很好地应对各类高流血槽的BOSS,同时也能提供额外流血层数提高和对次数盾的额外伤害,非常适合搭配流血特化主C来攻克各类与流血状态相关的BOSS。
2)优秀的循环能力
角色自身具备很强的后台回能机制(类比时雨绮罗),在使用必杀技后不仅能持续回复自身能量,还能回复当前场上操作角色的能量,配合较短的必杀技CD使得她不需要长时间驻场也能在每轮循环中都稳定使用必杀技。
3)一键吸收星尘残核
角色的分支攻击可以直接吸收全场的星尘残核,同时能提升残核造成的伤害,相比于老老实实地削减生命上限值或者花大片的时间拾取星尘残核的常规方法效率高很多。
该武器可以为全队提供流血伤害、全伤害、物理伤害加成效果,同时它为大格蕾修提供了不俗的倍率附加和加伤效果,能给大格蕾修带来相当可观的输出提升,是集辅助与输出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武器。
若是没有适配武器,在辅助物理流血角色时(苏莎娜)可以携带往世的星空·心之彩或冥夜之赫卡忒这样有物理辅助效果的十字架;
而在辅助元素流血角色(大月下)时则可以携带超维☆奏鸣曲(魔法少女teriri的武器),不过这把武器只能提供少量全队元素加伤,并且增益效果受制于十字架范围、持续时间也比较短,仍然和适配武器有很大的差距。
因此,适配武器对于这个角色而言是很重的。
2、梵高套装上下位可以提供全队全伤、全队流血伤害、流血易伤效果,另外还为大格蕾修提供了非常关键的回能效果(若没有上位角色的循环能力会有相当程度的下降,在无能量包补给的情况下尤为明显);中位效果相对单一,只为佩戴者自身提供了伤害加成。
两件套能为全队提供流血伤害加成,三件套能为敌人附加稀有的全易伤效果,同时强化了角色自身的流血积蓄效率。
这套圣痕的功能分配均衡,包含了循环、加伤、角色输出提升的,无论是单件还是套装都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议以套装的形式一次性抽取,如果使用上下为主的两件套,也会因为缺少全易伤效果而使辅助效果有相当程度的下降。
受影响最大的必然是有相同定位的格蕾修,在循环能力上大格蕾修已经完全超越小格蕾修,而且就流血辅助能力而言,大格蕾修也要更胜一筹,因此,在流血赛道上大格蕾修会很大程度上挤压她的生存空间。但也是因为大格蕾修与流血赛道高度相关,在辅助常规物理角色的表现不佳。
2、黄金·璀耀之歌(伊甸)由于大月下是雷伤流血角色,身为雷系辅助的伊甸也在二号辅助位中与大格蕾修展开了争夺。在V3测试服中,大格蕾修辅助时队伍的整体伤害要领先于伊甸辅助,团队伤害提升率为10%左右,队伍循环能力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就辅助大月下而言伊甸在红莲等低扰动段位依然会有不错的表现,而且伊甸在应对恐雷-虚无主义、雷劫-玉骑士·月痕时也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虽然在辅助大月下应对流血赛道上略逊于大格蕾修、失去了优先位置,但伊甸凭借较高的泛用性,依然会在日后有较高的出场空间。
整体而言,大格蕾修并非一个刚需角色,完全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性抽取,若不抽取也能继续使用老角色等待后续登场的星尘初始S角色。
转载自量产型小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