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老电影,JX又被梁朝伟版周瑜戳中了
—— 不是那种 “帅到发光” 的惊艳,而是那幕:他站在江边,望着远处的雾气,羽扇纶巾谈笑间,就让人莫名觉得 “这局稳了” 的神奇感,比打胜仗还让人印象深刻!
历史上的周瑜常被误解为 “靠家世、靠风度的名士”,实则是 “偷偷卷军事” 的顶级卷王:年少时就熟读兵书,24 岁被孙策封为 “建威中郎将”,并非靠 “关系”,而是靠 “攻皖城、讨江夏” 的实打实战功;周瑜一生最核心的能力,就是 “把‘不可能’的战局玩成‘可控’的策略局”。
尤其记得那些名场面:周瑜见诸葛亮盯着案上的琴,随口问 “先生也通音律?”,诸葛亮指尖刚碰到琴弦,笑着回了句 “略懂”;后来聊到排兵布阵,周瑜提起阵型变化,诸葛亮还是那句 “略懂”;连周瑜因看到改良的连弩而略微震惊时,他依旧是气定神闲的 “略懂……”。
可周瑜哪会真当他 “只懂一点”?
诸葛亮承诺说 “三天搞定十万支箭”,换别人早急得天天追进度、查流程了,周瑜却笑而不语,看着对方说 “略懂” 时眼神里的笃定,听他话里藏着的 “水战要借风” 的暗示,周瑜非但没拆穿,反倒顺着话头接下去,还悄悄让人把备用船、稻草都备好,内心OS:“公瑾谢过先生妙计”。
—— 他懂诸葛亮的 “略懂” 是谦虚,也懂 “不把话说满” 的分寸,这种 “看破不说破,却把后路铺好” 的默契,比直接拍板更显智慧。
表面上云淡风轻给足合作方的面子,背地里早把后续的船、人、接应路线全规划明白了 —— 既没让同事下不来台,又把项目节奏稳稳攥在手里。
要是把梁朝伟这版周瑜拽进办公室,这不就是最舒服的协作状态?不强行炫技,不追问细节,却能精准 get 到对方的意思,还在背后悄悄补位。既给足了同事体面,又把项目风险降到最低,这样的 “队友”,谁不想要?
解锁“梁朝伟同款”
三国职场分身
现在,能让大家体验 “三国大佬式职场爽感” 的《偃武》来啦!8月28日全平台上线,这里没有“职场小透明”,每个人都是能撬动战局的关键 “战力单元”:
不管你是哪种性格,都能在《偃武》的三国战场里,用自己的方式发光发热!
提前剧透
让你的每一次选择,都成为改变历史的关键一步!
文本作者:偃武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