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眼】3天游戏体验与评析

说明:本文以刚入坑阶段的体验进行描述,仅为个人观点。如有任何在后期的体验改变,欢迎补充,拒绝抬杠。

世界观与剧情

世界观概述:

灾难发生后,最高理事会藉由灵魂肉体分离技术将所有人类意识上传到数据世界「Gaea.Zero」。Gaea 世界分为表层和源层,表层包含人类的生活层区,源层则属于系统的底层数据、会很大地影响表层的状况。视骸,是从源层诞生的、对文明无差别攻击的怪物,原因不明。Gaea 的自检程序进化出人形,即修正者,来应对视骸的状况。

咳,首先不得不说,勇仕的这个设定很大胆(无贬义)。“在虚拟的世界中延续生命和文明”,设定很酷,但感觉还是会涉及一些人伦道德问题。毕竟提到了“延续生命和文明”,那么就会涉及到“虚拟的、意识的,算不算人类生命?算不算人类文明?”这种话题。这个点其实比较争议,一个弄不好就可能“不符合价值观”。

如果后期编剧不翻车,坑都能圆起来的话,姑且倒是问题不大;但若是翻车了,那么这个涉及人伦道德的方面就很可能会引起舆论风波。

表层和源层的设定笔者认为参考自“表世界和里世界”的概念,一个在现今ACG作品中比较常见的概念;此外源层应该还用到了计算机“底层代码”的概念。

视骸的“随着文明发展”、“对文明无差别攻击”的这些设定,考虑到同类竞品,倒的确和《崩坏》IP 的“崩坏”很是相似。笔者目前还在主线的第二章,以目前的剧情来看,提及的视骸的设定和崩坏多少有些高度相似了,至少差异还不够明显。

发生在虚拟数据世界的故事,这让我想到了《少女前线:云图计划》。《云图》鉴于前作的基本设定,服务器内的是战术人形的心智(可以理解为AI意识)、或是设计出来为了执行某些功能的机械单位;服务器的bug是程序自我发展进化产生的“熵”(表示混乱);自检程序对作为数据的人形则大多态度强硬。

而在《深空》,

●对作为数据的人类,自检程序修正者为什么选择融入人类社会、还是以投资公司的形式?

●作为承载和运行文明的系统,为什么底层数据会出现视骸这种攻击文明的“bug”?

●玩家扮演的管理员是什么身份?为什么本应作为数据的人类存在权限去管理系统的自检程序?

这些疑问是需要填上的。(也许之后的剧情会有进一步补充吧)

后续情节笔者还没有看到,暂不评价。但另一方面,前期交代感觉过于简陋,容易看不太懂,或许需要完善一下。

ps:另外问一下其他管理员,游戏开场标注的“(Geyser宇宙)”是什么意思?

美术

勇仕用了 PBR 渲染,材质、特别是角色服装上的一些质感显得非常精细,金属、皮革等的光泽很棒。做了技术迭代这一点也值得表扬一下。

相较之下像头发、裸露皮肤之类的地方反而就比较明显地“平平无奇”了。希望制作组能继续技术升级。

美术风格和同类的《崩坏3》《战双帕弥什》都比较接近,属于科幻+机甲/机能。但由于米哈游魔改管线的渲染,实际观感上《深空》应该更接近《战双》,有比较浓重的 Unity 感。

至于角色美术,XP嘛,因人而异。

UI

整体上感觉 UI 设计得有些“小”,感觉制作组可能有想要干净简洁一些的想法?

部分按键、文字与图像在表达信息上不够清晰,包括有效信息面积以及配色。加上按键范围较小,看错或者点错的可能比较大。

UI 的风格倒是尚可。

配音

剧情是全程配音,有心了!CV 老师们的演出整体也不错。

不过一些地方似乎没有很好地体现出面对状况时的情绪感,不太能感觉到剧情的紧张。如果此类情况比较多的话,可能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角色塑造。

动作

角色略微移动时,就会出现急刹车的双腿向前的动作。应该是判定减速就播放急刹车动作,动作不够细化导致看起来很奇怪。

角色跑步时,稍有转向身体就会出现固定角度的偏移,漂移感比较重。——在《战双》和《原神》中,角色的身体倾斜会随转向增大而增大。

也许习惯了会好一点?但初上手的时候可能会不容易适应。

这一点可以参考一下这个视频:

打击反馈上有包括特效、镜头震动等内容,特效美术还不错,但震动尚比较简单。受击音效似乎基本一样,不够真实。受击者(敌人)的受击反馈也比较简单,以僵直为主,或者干脆没有什么明显反馈。

此外在我目前用过的几个角色中,特写和慢镜头的使用感觉有些少,战斗观感较平淡。

数值

笔者其实不太懂数值方面。这里提数值是因为有其他不止一位小伙伴向我吐槽过《深空》的数值。也欢迎其他管理员留言。

在他们看来,数值填的似乎有些离谱,不同角色感觉差异很大,像主角的倍率就太低了(有一位小伙伴是主角厨)。

笔者因为不太懂所以还是不评价了。但如果上述情况确实的话……可以猜测游戏日后的数值膨胀可能会比较令人难受,运营方面可能也会因此没有那么乐观。

综述

《深空之眼》公测至今有一个月了。从目前的表现来看,一些地方能看到制作组是有想法的,但也尚有不足,还有很多优化空间。不过毕竟刚开服不久,未来如何,笔者认为还要再看几个月才能一窥。

结合市场情况与当前质量来看,游戏在3D ACT领域想要分一杯还是有可能的,如果后续运营不出大事故的话,相对平稳地运营下去应该可以。当然,能否有一个更高的上限,就取决于制作组的态度和技术、还有玩家们是否能足够包容制作组的试错了。

文本作者:知更鸟iu

本文转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932次浏览
相关游戏
深空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