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我究竟是大汉忠臣还是曹魏元勋

我,是大汉忠臣?还是大汉罪人?

荀彧想不通这个问题,但他以生命为这个问题做注。

后人有的说,他一生标榜自己是汉臣,却最终被写进魏书,虚伪。

但也有别的人,比如南宋诗人刘克庄说:

杀身明逆顺,濡足救危亡。

未必荀文若,甘为操子房。

大意就是说,同样都是奋不顾身,救亡图存。荀彧未必就一定甘心成为曹操的张良。

今天咱们聊聊,曹魏创业的灵魂人物,后方顶梁柱,曹操开局就送的顶级政治家,荀彧,荀文若


为何曹操如此渴望看重荀彧?因为至少在当时,他们有着共同的志向——匡扶汉室

讨董联军置酒高会,曹操只身追击,差点死在阵中。袁绍密谋拥立刘虞为帝时,曹操义正严辞地拒绝、斥责。

曹操阉宦之后的家庭出身,把他早年的一腔报国热血映衬得有点莫名其妙。但对于荀彧来说,恰恰是家庭出身,让忠于大汉、勤王报国成为其掰扯不掉的核心意识。

因为荀彧出身于颍川荀氏,这样的家风中长大,士人推崇的忠君爱国气节,是荀彧的出厂标配。更要命的是除了三观正,荀彧五官也正,就算是三国著名喷子祢衡也不得不承认这哥们确实是帅。

大概是冥冥之中已有天意。

初平二年,二十九岁的荀彧,遇上了三十七岁的曹操。这对阉宦之后与士族世家的组合,却是“君臣师友”般融洽。

初平三年,两人相遇的第二年,这对“君臣师友”联袂面对第一关。

万物起源于曹操自己的重大政治失误。曹操一怒之下把侮辱自己的兖州世家名士代表边让杀了,这激起了兖州各世家的恐惧与反抗。

以张邈、陈宫为首的兖州大族,趁着曹操东征徐州,他们高唱“我家大门常打开”迎立南下的丧家之犬吕布,让曹操当个丧家犬。

汉廷火苗系于曹操集团之身。文若,能操作吗?

此时留守鄄城的贵公子转身和煦一笑:当然能啊。

事实上在叛乱还在筹备阶段的时候,就已经被荀彧所察觉。

当时张邈在还没跳反开打之前,就派使者来到鄄城跟荀彧等人说:“吕布马上就要来兖州助战曹使君,你们还不赶紧开城准备粮草?”

这是一手半生不熟的“来骗来偷袭”——随便编个借口赚开城门,骗一点是一点嘛。鄄城诸将确实被唬住了,只有荀彧心里跟明镜似的——吕布跟曹操有啥交情你就来说助战?

事出反常必有妖,张邈派人编这么个借口——他要跳反

荀彧用车轱辘话糊弄住张邈的使者并把他送走之后,那让人如沐春风的微笑立马收敛。思索半晌,荀彧招来左右,低声吩咐了些什么。

当晚,夜色中一彪人马疾驰进入鄄城,远远从旗号上看,是曹操所举的东郡太守夏侯惇的人马。

当晚,一队亲兵在一位贵公子的率领下,游走于鄄城各府中,夜色中依稀可辨带走了数十人。

当晚,鄄城大牢内烛火不熄,拷打审问声彻夜未停。

第二天荀彧搓着疲惫的面容走出大牢时,人们才知道,召夏侯惇来援、内部审查、诛杀二五仔已经在一夜之间完成。鄄城叛乱的内忧已经解除。


但此时内患刚平,外事又起,时任豫州刺史郭贡带着几万人兵临城下,鄄城内“众甚惧”。面对郭贡的致命邀请,夏侯惇劝说“您虽名为别部司马,实为这一州的定海神针,岂能以身犯险?”但荀彧则敏锐地分析出形势:“元让勿忧,来者郭贡平时和张邈那些世家其实都玩不到一块去,今天他来得这么快,恐怕他们内部还没分好利益,来抢蛋糕来了。我去与之争辩,就算不能把郭贡搞到我们这边,让他中立亦是于我等有利。”

政治博弈玩的就是一个气势,郭贡见荀彧来得雄赳赳气昂昂,以为兖州并未生变,自己先跑了。

内外双管齐下,鄄城总算保住了。但此时的荀彧还在操作,他找来了兖州本地人程昱,派他去游说东阿县和范县。

在荀彧的肃内、吓外、游说的一键三连之下,极度逆风的曹操依旧保有鄄城、东阿、范县作为反击据点。面对曹操再次说起的“不愧为吾之子房”和林林总总升官封邑的许愿。这为翩翩公子依旧宠辱不惊地端坐席上,脸上依然是和煦的微笑:呵呵,孟德,仕途富贵非我所愿。但若升官能帮上你,也无妨。

吕布之乱落幕之后,曹操才有心思关心和兖州士族甚至泛士族集团的关系问题。

诛杀边让、加上叛乱中的铁血镇压,都不可避免地被理解为曹操集团与士族的决裂。这意味着无论是钱粮还是贤才,乃至最基本的兵员补充上,曹操集团都将举步维艰。

兵祸险境虽平,内部窘境仍在。文若,能操作吗?

荀彧虽在叛乱中平添一缕白发,但脸上和煦的笑容仍在:当然能啊。

兖州士族再难争取,但荀彧背后的颖川荀氏,可谓豫州士族的领头羊。在荀彧一封封来往信笺中,贤能人才如潮水一般涌向曹操。终荀彧一生,经其推荐提拔的人才不计其数。

建安元年,曹操击破了黄巾军残党,河东与洛阳之间的通道得以打通,在荀彧的支持下,曹操把献帝迎到了许都,也终于实现了他对荀彧的许愿:荀彧进为侍中,守尚书令。也因此,荀彧获得了伴随他一声的美称:荀令君

既要打吕布,又要应付张绣,在这段时间里,曹操变得异常暴躁。曹营众将都以为曹操是因为输给了张绣而不爽。钟繇看出了不对劲,但想不通暴躁的真正原因。只有荀彧知道,曹操这不是不爽,是紧张。逢迎天子,意味着曹操和袁绍的军事同盟即将破裂。

大的,马上要来了。

果然,曹操带着袁绍的挑衅书信敲响了荀彧房门:“恐怕不得不跟袁绍开战了,但我担心打不过。”

“文若,能操作吗?”

荀彧听闻此言,紧锁眉头——他最担心的反而不是袁绍,而是曹操再次以天子之名出征,如果讨伐成功,那么其在大汉朝堂之上的权势恐怕就……

但最终,荀彧似乎是下定了什么决心,和煦的笑容又挂在脸上。

“与袁绍之战么,当然能操作啊。”

荀彧立马端上了著名的“四胜四败论”

“四胜四败论”简单概括就是四点:气度胜、谋断胜、法度胜、品德胜。

这有实际作用吗?没有。

就是车轱辘话来回说。曹操真正需要的是“粮草胜”、“兵员胜”、“土地胜”、“甲胄胜”。但开战的主动权不在曹操,就算没有粮草土地,袁绍该来还得来。荀彧也明白,曹操也不是奢求自己能变出百万雄兵,只是寻求一点情感上的支持罢了。

虽然以“四胜四败”宽慰了曹操,但荀彧自己却仍然沉重。既然决定了要支持,那在曹操出征前,他还要尽可能为曹操操作出更大的赢面。

“钟繇从前就跟李傕郭汜在关中周旋,他做司隶校尉,应该可以稳住关中。”

“张绣吕布,这些孟德可以摆平,只是时间要抓紧了。”

“枣袛、韩浩提议的屯田颇有成效,现在军粮紧缺可以继续推广了。”

“还有什么呢?还能做些什么呢?”

夜深的荀府依旧灯火长明,在荀彧有节奏地敲击案板声中,不论愿或不愿,袁绍挥鞭南下。官渡之战,开打!

虽然曹操出奇制胜,抢先斩杀了袁绍大将颜良文丑,但不出意外地,两军依然进入扎寨对垒的僵持阶段。在这阶段中,曹操也曾试图操作断对方粮道,但这一手袁绍也会。在几次互相偷袭运粮部队后,曹操的军粮已经供不上了。

坐镇许都的荀彧收到了一封信,信里是曹操扑面而来的心灰意冷,他说:老子这仗不想打了,我想回许都混吃等死。

荀彧在回信里,仅用汉高祖与项羽相抗的故事来安抚曹操,告诉他只需要等一个机会、等一个变化干他一炮,必成。

但在信笺中,被荀彧避开不谈的,是在袁绍大兵压境的背景下:

袁绍使者深入兖豫游说,诸郡已经人心摇摆。

汝南腹地里刘备、黄巾余党相继起事,武装叛乱频发。

摇摆的郡纳税渐少,运输途中还要面临贼寇抄截。

他只是将仅有的粮草,连同回信一起,送上官渡前线。

也不知道是喜是忧,曹操上了,曹操胜了。

朋友 你试过把我批斗

随着袁绍落败,曹操的个人野心也迅速膨胀,共同的政治理想也开始走向崩坏。

论功行赏时,曹操表奏荀彧为万岁亭侯。荀彧想起初见面时的情景,奏章上曹操特有的雄浑笔锋显得尤为触目惊心。

万岁亭侯?何为万岁!

吾之子房?吾为子房,君为何人!

我荀彧岂能接受这样的封爵?我能操作吗?

不能。

曹操说,你荀彧为我举荐人才、为我操持内政、为我出谋划策,万岁亭侯这个爵位,你不能推辞。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在惊恐和不安中,“万岁亭侯”还是被安在荀彧头上。

然而,让荀彧心惊肉跳的事仍未结束。


建安九年,曹操攻下邺城,领冀州牧。董昭劝曹操恢复古代九州的建制,因为古代的冀州范围广大。这样能扩大自己的实力。曹操听了,准备照着干。

这时荀彧却公然跳出来反对,认为这样侵夺他州之地,会导致各地诸侯拥兵自守,奋力反抗,大大削弱了拥护东汉朝廷的效用。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先定河北,再回师修复洛阳,成为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霸主,以朝廷的正义来号令诸侯。

曹操虽然听了荀彧的意见,但曾经政见几乎一致的两人,在政见上已经公开产生分歧了,两人的关系由表面和睦激化到矛盾公开化。

时间很快来到建安十七年,又是这个董昭,他带头提议曹操应该进封魏公、加九锡。荀彧看着秘密来访的董昭,心中似有所感——说是董昭积极带头,恐怕也就是双白手套;说是前来秘密咨询,恐怕就是来探口风。

此议若成,曹操将另立公国,实际上彻底独立于大汉朝廷之外,只怕到那时候,以魏代汉也就不远了。

我荀彧身为汉臣,执掌尚书台,我能操作吗?

不能。


荀彧心中翻江倒海,面上却只能装作不知道老朋友的算计,朝董昭开火:

我认为丞相兴义兵是为了匡扶汉室、安宁国家。秉持的是忠贞的赤子之诚,更应该要有谦退的行事,不是为了晋公爵来彰显自己。

你们,别把丞相往火上推了。

荀彧看着夜色中董昭远去的马车,半倚在府门前,浑身似被抽去了力气。他知道这翻话会被转述给曹操。

孟德啊,再听我一次劝吧。

孟德没有听劝,当他得知荀彧反对自己当魏公之后,心中垒块难浇。

曹操心中的不满最终在东征孙权的途中化为一纸调令:

荀彧,你从此不再是荀令君.


文本转载自官方,侵权请联系删除

984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