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为伤兵头疼?掌握这套机制让你兵力打不完!

三国志·战略版-安装赢好礼 3294万人下载 2G

之前有朋友咨询“伤兵和死兵”的关系。

所以整理了一下孝公从率土开始的理解与咔布大佬的科普

喜欢研究机制、游戏内核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


# 传统SLG手游伤兵死兵机制介绍

从官方的设定中可以确定,伤兵死兵的设定是存在的,并非空穴来风。


“伤兵”指的是武将在受到伤害后,会有一部分兵力成为伤兵,并不是完全无法挽回地损失了这些兵力。

而“伤兵死兵的转化机制”是游戏战斗机制的一部分,所以这里必须要先做名词解释,这也是SLG几乎通用的设定,只不过可能比例不同。对于此类游戏“伤兵死兵机制”不懂的朋友,看了之后就能明白这类游戏战斗的一些底层逻辑与设计。


我们进行一场战斗之后,士兵会有以下几种状态:


1、 无伤存活士兵(未受到任何伤害的士兵)。

2、 轻伤士兵(战斗时受到轻伤的士兵无法继续战斗,回到城池中不用去医院,会直接变成正常的士兵,可以继续出征,这也是很多游戏治疗技能可以起作用的士兵。)

3、 重伤士兵(战斗时受到重伤的士兵也无法战斗,回到城池中会进入医院,需要治疗才能继续出战,三战没医院,可以理解为没有重伤)

4、 死亡士兵(从重伤士兵中按比例推出)


已知三战没有重伤设定,因此只算轻伤与死亡比

以上就是目前最为主流的伤兵死兵机制。

下面重要说说,三战的战斗中这个机制是如何运作的。

# 伤兵

当我们武将遭遇攻击时
不是所有士兵都马上死亡变成“死兵”
而是10%变成“死兵”,90%变成可治疗的伤兵
而所有伤兵里,每回合则再产生10%死兵
如果本场战斗结束,这些伤兵还是未能得到有效治疗
那则再产生30%变成死兵,剩下的就是伤兵了
而这部分伤兵不参加下场战斗,也不会继续死亡,直到回城恢复。

PS:

1、这里的百分比都是指当前伤兵的百分比。
2、这里的回合和武将本身行动顺序无关,进入下一回合,就立即产生10%“死兵”。
3、如果是由于主将阵亡导致的战败,存活副将则额外损失现有10%兵力,这10%兵力立即阵亡,成为“死兵”,没有伤兵。


# 案例分析


一场普通的战斗

战斗仅持续了一个回合

同时可以看出凌统在过程中就阵亡了

凌统共损失了6444个士兵

即6444×0.9=5800伤兵

战斗结束,5800伤兵产生30%死兵

即5800×0.7=4060伤兵。

# 结论

伤兵拖得回合数越多,则死亡率就会越大即是说如果第一个回合的伤兵没有及时治疗,到后面的回合再发动治疗的技能是救不会前几回合死掉的伤兵的。所以,两个结论:一、即时性的治疗技能收益最大,说是草船、陷阵营、华佗;刘备稳定治疗只能算半个二、战斗越快结束越好,最好三回合之内,不带奶妈,虽然看上去伤兵很多,但实际死兵很少,回城后直接免费恢复了。

# 扩展一:群弓如何“利用伤兵机制”

很多小伙伴问:SP群弓适不适合威谋靡亢?


沮授的延长负面特性可以让威谋的虚弱变成3个回合,当然合适。
SP袁绍+沮授+慢速武将的组合也算是合适的


这里首先要理解威谋,这是一个明显生存能力>输出能力的战法
虚弱敌人是为了让自己的队伍获得喘息的机会
喘息是为了干吗
治疗自身和迎来自己的优势回合
SP群弓的优势回合很明显
和SP朱儁的自带战法成强相关
SP朱儁的伤害2-3回合

也就是战斗的2、3、4三个回合
从第四回合敌人行动完开始,SP群弓本身就进入了虚弱期
(无当和围师的伤害均已结束,SP袁绍的箭也快扔完了)

这个时候开始
“威谋靡亢”对于SP群弓来说
价值非常低
它更有可能的作用
是为敌人争取了恢复的时间。

其实随着版本更迭
SP群弓输出相对变弱,这个时候的SP群弓
绝大多数都选择放弃治疗恢复战法
来相对提高输出能力,以在战场上获得一席之地
在这种背景下
SP群弓实际越来越接近于吴骑
思路都是放弃后五回合的所有生存能力
来变相提高自身的性价比。

也就是尽量在同样的总回合数情况下
经行更多的短回合战斗。
它们的治疗能力,都在于回城恢复。


# 扩展二:吴骑如何“利用伤兵机制”

吴骑也是经历过这种阶段

早期大家周泰都是选择防御性兵书


因为周泰总是容易第一个阵亡
但是随着簸箕阵出现,队伍功能性的转变
周泰来到了主将位置
这个时候,容易阵亡反而成为了优点

(孝公早在21年提出这个理论,被骂了至少一个月)

即有利于保留自己的伤兵也有利于抑制对手的恢复能力
一举两得
即快速解决对手或被对手快速解决
成为了主要思路
那自然出现了兵书选择上的转变。
这种情况下
在同样的成本里
选择提高自己的攻击力无疑是收益更大的事情。


文本作者:旧辞_m

文本转载自作者孝公实验室,侵权请联系删除

4517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