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神话:悟空》热度已经渐渐消退,但它在中国游戏市场掀起的波澜似乎正形成滔天之势。2025年,国产单机开始如雨后春笋般一个个冒出,甚至引发海外玩家关注。GameLook刚刚报道,《影之刃零》贺岁实机演示不止震撼国人,也让隔壁韩国艳羡。
曾几何时,国内充斥着3A单机无人敢做的遗憾。但如今,从独立开发者到头部大厂,挑战单机游戏的参与者越来越多,不由得感慨“国单”好日子真的到来了。
譬如去年,GameLook曾统计过12款正处于研发阶段、待发售的国产写实风格的单机游戏。
目前来看,最先问世的可能是灵泽科技《明末:渊虚之羽》,游戏前段时间刚刚开启线下试玩,已经确定将于年内发售。
进入2025年来,就连网易、腾讯等头部厂商都接连蹦出全新单机项目:从网易《万民长歌:三国》《剑心雕龙》;到万维猫动画携手原力数字科技首曝的《凡人修仙传》3A单机项目;再到近日曝光的腾讯IEG《剑来》IP单机项目,且腾讯投资公司蛇夫座研发的《湮灭之潮》,也在这两天刚刚放出首曝预告和实机视频。
蛇夫座《湮灭之潮》
受《黑神话:悟空》影响,游戏行业的确进入某种国产单机狂热。在当前行业语境下,全力投入单机游戏研发是不是抓住了市场新红利,又是否真的摸到最佳立项方向,成为所有厂商不能回避的自我诘问。
“国单”新春天来了?腾讯网易回归单机,还有动画大厂入场
近期冒头的新游中,最早亮相的可能是网易《率土之滨》团队自研的单机历史战争策略游戏《万民长歌:三国》。
游戏在去年10月首曝,近日刚刚上架Steam。官方表示将采用一次性买断制单机付费模式,“纯PC,纯单机”。Steam页面显示,《万民长歌:三国》后续计划推出DEMO供玩家试玩,还将登陆创意工坊,鼓励玩家制作游戏MOD。
网易《万民长歌:三国》
今年1月,网易旗下雷火事业群临安24th工作室也曝光了首款仙侠单机游戏《剑心雕龙》,该游戏制作人正是“古剑奇谭之父”工长君。根据官方所说,游戏为游戏为纯单机体验,但其提出的“弹性买断制”概念也遭到部分玩家吐槽。
最近,《剑心雕龙》官方公布了游戏的发售平台,表示正积极筹备安卓、iOS、Switch 2、鸿蒙等多平台,并表示将“首创暗黑仙侠的 ARPG 便携单机体验”——主机和PC平台并未在列,再加上“便携单机体验”的概念,也就是说《剑心雕龙》很大几率是一款手游产品。
根据工长君在微博透露,这不会是一款抽卡游戏,因为他不玩。他也没有完全否定之后登陆主机和PC平台的可能性:“可见的挑战放后面做,先做未知的挑战。”
网易《剑心雕龙》
提到国产仙侠单机游戏,不得不提到还有1月首曝的《凡人修仙传》3A级单机游戏。
不同于《剑心雕龙》,《凡人修仙传》单机项目是一款主机+PC端游戏。作为市面上首个曝光的国风仙侠3A单机游戏,居然是由一家动画公司率先下场,令人意外。但其实,该项目筹备已经超过两年,团队也不乏游戏技术储备。根据GameLook对万维猫动画创始人、《凡人》动画的导演/编剧王裕仁的采访,游戏最终玩法会更偏向动作+RPG。
《凡人修仙传》单机游戏DEMO
就在这几天,腾讯IEG上线四条与“《剑来》IP单机游戏”相关招聘信息,包括《剑来》IP资深文案、战斗与关卡策划,以及资深特效设计师,并表示游戏处于在研的状态。
《剑来》是由烽火戏诸侯所写的高人气网文,同名改编动画《剑来》已于去年8月播出,口碑不俗、豆瓣评分高达8.9。腾讯选择网文IP入局单机领域,显然是想借助小说+动画热度撑大游戏用户群。
从网易到腾讯、再到万维猫动画,越来越多头部公司开始瞄准修仙玄幻题材。继中国神话(黑神话:悟空)和中国武侠(影之刃零)之后,“村里下一个大学生”会是中国修仙吗?答案暂不得知。
仅从修仙玄幻单机来看,《凡人修仙传》单机游戏的优势更大。2020年上线的《凡人》动画,已经收获了31亿+播放量,质量备受赞誉。综合来看,《凡人修仙传》可以说是当下国内仙侠题材数一数二的跨媒体超级IP。
另外,刚刚的索尼State of Play上,蛇夫座-日蚀边缘工作室研发的动作RPG《湮灭之潮》放出首曝PV,并于次日公开另一则11分钟实机演示,展示了两场战斗和名为“骑士协同”(即连携)的特色战斗系统。
据了解,开发商成都蛇夫座2021年成立便是由腾讯投资创立,腾讯控股高达95%,《湮灭之潮》基本算是腾讯自家产品,之前也被玩家称为“腾讯首部全资3A单机买断制大作”。官方承诺,未来将以单机买断制的形式登陆PC与主机平台。
《湮灭之潮》自称为“骑士幻想·动作冒险·游戏”,根据首曝视频和实机演示来看,游戏的战斗很有类《鬼泣》的ACT味道,也出现如《旺达与巨象》的巨型BOSS战镜头,整体观感是相当惊艳。
虽然取材海外经典的亚瑟王传说,但国内玩家对《湮灭之潮》期待值很高:首曝预告仅一天B站播放量突破460万+,实机演示视频5小时也有近40万播放。由于游戏本身“洋气”的英伦末日风格,以及眼花缭乱的战斗连招,作为少有跳出中国传统题材的西幻单机新游,《湮灭之潮》也被玩家戏称为“村里第一个留学生”。
头部大厂回归单机,会是全力投入3A的信号吗?
腾讯、网易回归单机,可能是大家最关心的话题。玩家和从业者都会很好奇,两家行业头部大厂刚刚曝光的单机新游,到底是什么体量游戏?是全力猛攻3A级项目,还是中等体量产品?
去年,随着网易游戏组织架构调整,CEO丁磊亲自走到一线,内部新品立项和研发上,涉足自研工作室业务的总裁办正在全力控钱。
最直接改变是:制作人的管理权限被削减,开发预算如挤牙膏般兑现,甚至有项目完全拿不到预算。即使是首月预估流水10亿的《漫威争锋》和7亿+的《燕云十六声》,这两款超预期产品都曾为研发预算焦虑,但好在游戏发布后超过了预期。
而根据媒体报道,《万民长歌:三国》虽然已完成第一章节,但据传截去年底项目的第二章的预算曾一度卡壳。
网易《万民长歌:三国》
开发预算遭到严格管控的同时,网易单款新游营收目标也被大幅上调:据说年营收要达到几十亿预期的新品才能立项——但单机游戏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很难。毕竟不是人人都是《黑神话:悟空》,首年卖出3000万套。
如果真按照这个目标,网易这些单机新项目都不太可能是大家期待的纯买断制游戏。或许,也是为什么《剑心雕龙》选择所谓的“弹性买断制”。
至于只有零星消息的《剑来》IP单机游戏,GameLook猜测,很可能与腾讯内部“春笋计划”有关,从游戏规格和体量上看、较为接近春笋项目的投入规模。
腾讯《剑来》IP动画
去年1月,腾讯宣布启动“春笋计划”,增加对新机会、新玩法以及垂类游戏的研发投入,动员内部立项中等体量产品,并将在事业群和集团层级配套相应的激励。中等体量产品具体有多大,按腾讯定义似乎是“总研发成本预计不超过一定体量”。
过去大家都说做单机很贵,但参考总开发成本3亿元左右的《黑神话:悟空》,如果腾讯是类似投入,《剑来》IP单机项目或许就是腾讯口中“春笋计划”探索新机会、新玩法和垂类的中等体量产品。
《剑来》IP单机游戏究竟是走纯买断制单机路线,还是延续《燕云十六声》打通的“单机内容+多人联机社交玩法”道路,做最熟悉的服务型游戏套路,腾讯的选择其实很多。毕竟单机游戏研发周期往往很长,既可以保持纯单机路子,半路加入多人玩法也完全来得及。
网易《燕云十六声》
GameLook发现,国内大厂重回单机赛道的这轮创作,受到的商业化冲动更强。大家扎堆立项单机,其实都是受到一定的商业化目标刺激。
其一,这几年用户群对肝氪游戏的排斥,游戏圈的休闲化、单机化浪潮愈演愈烈。王裕仁也在采访中向GameLook解释,之所以想做做一款3A级修仙单机游戏,是在面向“道友们”(凡人粉丝)的调查中,呼声最高的就是3A级PC主机游戏,且带有一点开放世界属性。
其二,单机游戏是一种去中心化的体验,玩家按自己节奏游玩,用户数据表现更佳。不同于网游玩家受版本和活动上新节奏驱使,单机玩家属于是各玩各的。因此,单机游戏生命周期更长,一款产品甚至可以持续卖数年,如《GTA》《荒野大镖客2》等大作。
《燕云十六声》制作人Beralt也在采访中透露,燕云玩家有自己的游戏节奏:DAU 几乎不掉,曲线特别稳,端游上线2周里至少有7-8 天不停创数据新高。“我们从没见过重度 RPG 的游戏有这样的活跃走势,口碑和数据都完全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如何逃离欧美3A困境?先考虑清楚单机成功率
2025年,国产单机隐隐出现欣欣向荣的迹象。但对于国内厂商来说,迎接“国单”春天之前,还需要先避免遭遇欧美3A游戏困境——研发支出过高,导致后期回收成本困难。
关于3A游戏研发成本越来越高(通常超过1亿美元)的问题,海外游戏行业已经不止一次讨论。2024年,前暴雪资深策划Andrew Chambers甚至专门发视频呼吁“停止玩3A游戏”。
比如,《MultiVersus》《自杀小队:杀死正义联盟》让华纳亏损3亿美元,去年Q3游戏业务收入同比下降 31%;索尼的一方游戏《星鸣特攻》上线两周暴死,也让索尼巨额亏损两亿美元(仅研发成本)。
GameLook认为,无论头部大厂还是实力公司,在挑战单机游戏这条困难赛道前,都需要先考虑清楚最重要的成功率问题。最好能把自己预期放低一下,才有机会活得更长久一些,而不是中途突然没钱,或是走向无法回本的bad ending。
《黑神话:悟空》美术总监杨奇在媒体采访中也提到,最初团队对于游戏初步销量预期仅为300万-500万套。“扛过生死线,这样就能想办法再拉点投资,继续做下一款”。最终发售仅仅3天,游戏销量突破千万,远超预期。
另一个直接例子是:近期发售的《Kingdom Come:Deliverance 2(天国:拯救2)》,24小时内卖出100万套,不到一天收回4000万美元的研发预算,成功盈利;反观高调宣布预计销量300万套的《龙腾世纪4:影障守护者》,发售后近两个月销量不足150万套,甚至没有达到原定目标的20%,产品不达预期甚至导致EA股价大跌19%。
《天国:拯救2》
摆在单机游戏面前的成功率难题,也会是即将发售或正在研发中的国产单机游戏们不得不正面应对的险峻挑战。
今年发售的《明末:渊虚之羽》,年初放出新实机女主的外观服饰,被外媒认为参考了韩国游戏《剑星》女主伊芙的性感设计。这显然是开发团队的又一营销手段,即临近发售前对单机成功率感到焦虑,不得不“临阵磨枪”。
前路千难万险还需一步一个脚印趟过去,这些都是国内从业者重新挑战国产3A单机避无可避的坎。都说,做艺术就好像在磨刀,不磨刀背就是捷径,被称为“第九艺术”的单机游戏同样如此。大家只有先思考好成功率和能否回本这件事,国产单机发展才能少走些弯路。
转载自:GameLook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