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款游戏都像是一盒巧克力,你需要有人来告诉,盒子里面是否就是你想要的味道。
从游戏诞生之初起,给游戏怎么分类就成了个难题。好在大部分游戏的分类都为英文缩写,只要拼凑出几个关键词,再缩写一下就能凑成一个恰当的分类。但在日本诞生了这样一种分类,名为英文字母,却不属于任何一种简写,这就是Galgame。
Galgame的起源很特殊也很有意思,最早的时候并没有以美少女为主题的游戏。直到80年代光荣率先开了个好头,捣鼓出了业界第一部以美少女为主题的游戏,而后数十年间,以和美少女谈恋爱或冒险为主的文字游戏层出不穷。
相似的游戏一多了,总要取个名字分个类吧?于是乎girlgame就成了这些游戏的总称。但霓虹人民的英语水平实在不敢恭维,传来传去就莫名其妙成了galgame。再加之大部分Galgame都是出自日本游戏厂商,慢慢的,玩家圈子也就默认了Galgame的称呼。
虽然大部分Galgame都是出自日本厂商之手,但在Steam有着这样一款Galgame,他出自欧美制作者之手,却意外的有着极高的好评。
这便是两年前大火的心跳文学社。
当玩家们游玩第一周目,可能还只是个正儿八经的Galgame。和普通的Galgame一样,刚开始时主人公忙着和各个人物刷好感,虽然偶尔会出现短暂的bug,但整体流程还是和其他Galgame一个样。
但当游戏第一周目结束时,这个游戏诡异的一面开始逐渐被揭露。游戏中玩家的青马竹马突然死亡,一下让这个游戏画风变了个模样。当游戏进入到多周目后,游戏里剧情会越来越匪夷所思,甚至会有大量恐怖的情节。比如说,游戏中的女性角色会以非常诡异的状态死亡,或是人物立绘变得扭曲异常。
对于心理承受能力低的玩家来说,完全可以说是个纯粹的恐怖游戏。不止如此,游戏甚至会有着无法正常退出的情况发生,强制玩家进行剧情。据说在当时,英国法医在看到这款游戏后,立马通知有关学校要特别注意这款游戏的影响。
“虽然内容方面很出色,但绝非普通孩子所能承受的,恐怕连成年人都很难招架游戏所带来的心理冲击。”说到这,读者老爷可能会觉得这款游戏完全是出自制作者的恶趣味,故意以Galgame做伪装来制造落差感,从而达到惊吓玩家的目的。
但事实并非如此,随着游戏的深入,玩家会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这款游戏有着打破第四面墙的设定,即游戏中的角色被设定成知道自己身处于游戏中。
在游戏中,路人npc莫妮卡拥有着自我意识,而她一直在操纵着游戏的走向,游戏中的恐怖场景和桥段都是出自她之手。而她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游戏中并没有她和玩家的感情线,但她对玩家产生了情感,为了在游戏制造出她的感情线,才导致了游戏剧情的奔溃。
这款游戏在steam上有着高达97%的好评率,新奇的设定是它饱受好评的原因之一,更多的还是因为这款游戏有着对传统Galgame的讽刺。
Galgame游戏中的感情线全凭玩家单方面推动,玩家选择和谁在一起也是基于玩家自身的喜好,对于玩家而言这种设定是有利于玩家游戏体验的。但真实的感情始终双向的,心跳文学部的出现便是对Galgame中的虚情假意进行了一次批判,讽刺了个粉碎。
两个人的真心相爱才是感情的基础,单方面的喜欢,最终只有支离破碎的收场。
文本作者:游戏日报官方账号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