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月节剧情何以封神(上)

逐月节的主线是目前所有活动剧情里最短的,它只有两幕。可是短短两幕的剧情质量,却是其他活动剧情所达不到的,正所谓短小精悍。我会从意象,文本,文化输出,剧情本身,设定参考几方面进行分析。

逐月节的意象

正如分析大多数小说一样,在分析剧情之前,需要先了解背景。逐月节,究竟在现在的璃月代表了什么呢?

逐月节是庆祝秋季明月的盛大节日,毫无疑问它是以中秋节为原型的虚拟节日。但不仅限于此,它在中秋节的基础上杂糅了许多节日,包括灶神节,清明节,端午节,当然也杂糅了原神周年庆。虽在中秋节上杂糅了众多节日,但从不喧宾夺主,杂糅的是诸多节日美好的精神文化,而非节日形式。

借天观地,以月为誓,忆古思今,团圆喜乐。

灶神节在中国,一般指小年,在越南地区则是他们的春节。而越南地区和中华文化的渊源问题无需赘述,查查历史书就知道了。

天地崇拜,祖先崇拜,这是中华先民最为重视的两项文化崇拜。为何中华文化5000年屹立不倒,蓬勃生长。因为我们是行于天地之间的人,我们是记得过去,记得根源之人。自周分封制以来,小家大国,家国情怀根植于每个人的心中,传承至今。

而在逐月节中放入了这么多的中华文化,自然会让人倍感亲切,甚至感动到流泪吧,对于游戏的里的璃月人而言,如今的逐月节是享受美好,传承传统,家人团圆,回忆过去的时节。自帝君选择将璃月的治理权交还给人类,现在的逐月节自有它新的意义。这是属于人的逐月节,也是见证璃月在人的治理下繁荣昌盛的第一个节日。

同时,因为是在原神周年庆一周内的时间开放的两幕剧情,对于屏幕外的玩家而言,它也有自己的意义。这就是节日的意象,用来纪念的日子,无关形式,内容。

逐月节文本的通俗和亲切

说起逐月节的剧情,最让人舒服的就是文本。因为推主线和探索新地图,2.0版本以来,便是一直在稻妻,接收着稻妻的文言文和日式中文,让人倍感不适。

来到了熟悉的璃月,游戏里最好的家,听着熟悉口语化的中文俗语和插科打诨,久别回乡的团圆之感涌上心头。

通俗口语化的文本,给人的代入感是比其他任何一类文本都要好的。因此,我们在逐月节能亲切地感受到,我们是在和璃月的大家聊天而不是做任务。

然而,在我们想不到的地方,这个文本依然发挥着通俗的作用。璃月逐月节的文本在目前的几大流行语种里都进行了非常强的本土化。就拿pv里那四句诗来说,(心疼一下翻译)英语版本不仅押韵,有几句是直接化用英文名言了。不过这种文言文的翻译本来就比较难,其他剧情里的台词与之对应的也翻译为了当地俗语。这种场面并不多见,因为在之前,原神项目组会根据地区原型的不同,不同地区的文案风格会针对当地区的原型语种设计。而如今,这个属于全体原神玩家的节日,自然也要保证全体玩家都有最好的体验。

除了,口语化,逐月节文本最突出的特点还有特色化。那些文本的韵味,含义是中文独有的,没有足够的汉语言功底是无法写出来的。

最典型的就是凝光用四个字总结出自己的口味,惟有中文,能懂其奥妙。

将中文独有的魅力发挥到极致,而不只是标准的普通话,这样的文本谁不爱呢。

凭着通俗的口语,和极具中文韵味的文本,使得逐月节不考虑剧情就已经很强了。

小小的故事却是大大的文化输出

说了那么多剧情之外的因素,那么剧情本身又是如何封神的?

我早先有文章说过,璃月所体现的文化内核主要有契约文化,勤劳奋斗文化,仙人文化,家文化。当然这些文化都是以中华文化为原型的,而且只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这次逐月节本身融入了众多节日,也把那些节日蕴含的中华文化体现了出来。这次的逐月节有厨王争霸,也就提到了中华文化里重要的一环[食]。

中华文化有5000年的历史,中华的饮食文化有有5000年的历史。我们所吃的食物,来自天地之间,食物连接了人与天地,将人与自然连为一体。

我们随着香菱询问众人对于美食的看法,其实是探寻中华文化的饮食文化。无论是胡桃的动静结合,白术的药膳,还是凝光的开水白菜,不同人对菜品的看法也反应了食文化的多样性。但不仅限于此,精简淳细,海鲜,热菜,似乎是毫无关联的东西却有金丝虾球符合要求,这自然是指饮食文化的包容性。

毕竟做菜的真意还是万变不离其宗,是用来吃饱的。不同的人,口味自然不同,同时满足大家的喜好,让更多的人享受美食中蕴含的快乐,这才是饮食文化的真谛。在香菱第二次和我们去找人试菜的时候,反应的是不同人由于生活经历的不同对于美食各自的偏好。

北斗因为常年航海,所以喜欢重油重盐的食物,魈因为常年忍受业障,自然喜欢清淡的食物。所以二者对香菱的菜都不是很满足。

饮食文化不是什么的花哨的表面形式,它回归本质也只是一顿普通的饭,但中华人民也能因地域,气候,环境的差异,衍生出各式各样的菜品,让饮食文化多姿多彩。看上去是口味的差异实际上是生活的需求不同,这里是指的食文化的实用性。到最后,锅巴创立的食谱辣味窝窝头,也是讲述着食文化的实用性。

不过,我还是要指出,现实里的饮食文化并没有那么容易解释这道菜为什么好吃,为什么不好吃。这里是用艺术化的处理手法,让外国人理解的方便一些。

游戏毕竟是一个载体,短短二幕的剧情想把中华文化5000年的食文化讲清楚是不可能的,但以此为契机,让更多的外国人主动了解中华饮食文化也是一件好事。游戏里表现的食文化就我提到的三点,多样,包容,实用,但游戏外要更复杂。食物和自然天地的联系,人文自然的看法,礼仪哲理与食物的结合,这些都是游戏未能完全表现的。我也希望,咱们自己也可以多加了解老祖宗传下来的饮食文化。

讲完主题的食文化,下面,我要讲讲其他的文化内容了

家文化,又细分为家乡文化,家族文化,家国文化。仙人文化则是对天地崇拜的衍生,契约文化自然是讲究公平,守约,而勤劳奋斗文化则是撑起璃月的根基。

按照逐月节的主线,我也一一讲解出现的璃月文化。

逐月节是璃月先民对仙人逐月一事的模仿,要说的话,也算是仙人文化。不过放到现在的璃月,逐月节自身的意义还是团圆赏乐。

逐月节和海灯节二者的原型背后都有着合家团圆的习俗,实际上,也不算是习俗了,是我们心中的文化羁绊。说来惭愧,因为很多事情,中秋,春节,那怕是国庆我也没有和家里人团圆。离乡的游子必然思乡,可是原因谁也说不明白。

不过原因并不需要,因为家有三个定义,一直生活的地方是家,有家人的地方是家,家是最小国。在这三个定义上,家文化分为了家乡文化,家族文化,家国文化。所谓家文化,其实也是我们对家的看法了。

香菱成为厨师是靠父亲的支持,而对香菱的了解,没人比卯师傅更深。卯师傅也如传统的家长一样在外人面前数落了一下亲生女儿,也拜托我们好好帮忙。我们的长辈为人处事总会把自己姿态放得很低,在外人面前提及我们,总会感觉我们什么优点也没有。但这是老一辈人的情商,托人办事自然要把面子给足,面子够了,对方也不会拒绝你什么。当我们理解家长的行为时,我们也成熟了,再看这些话语反而略感辛酸。

这种传统式家长也是家文化的一部分。

随后在璃月港的串问了很多人对美食的品味,来到了玉京台。通过神秘石头,我们接取了刻晴的委托,而她是为了继续祖父的研究。

家文化里最核心的一点是传承,不仅是物资财富和身份地位还有家风家规之类的精神。也就是从不理解父母作为的孩子最后成长为父母那样的人,终究是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但传承是保证了中华文化5000年香火不断重要因素。后代人为了前辈的理想努力拼搏,将世世代代所习得的智慧传承,更要传给下一代。一个世纪前,这片土地还是充满了饥荒与灾厄,人民被贫穷所笼罩。几个心怀美好梦想的青年汇聚在上海,为了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奋斗着。看看现在这盛世盛况,何尝不是一代又一代人继承前辈的愿望,拼搏奋斗,才换的我们这样美好的未来。

当然,若仅仅是把传承归为家文化是不太合适的,确切的说,把中华文化分门归类也是不符合真实情况的。因为这些文化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融为一体,互相影响,但游戏毕竟是游戏,需要一个合理的方式把这些文化表达。

然后发生的种种大多与食文化有关,但期间插入了中华文化对于朋友的看法,表现得不是很出彩,但也不容忽略,这也为后面出现的契约文化埋下伏笔。

然后【我爱发明真君】的出场,自然是做为甘雨的家长,表现了一波家文化。

本次的逐月节的剧情高潮在于厨王争霸和剧情pv,那么跳过这些讲述食文化的剧情内容,直接来到这里吧。

一开场就是烟绯讲着规则,中间关于锅巴的存在也进行了规则的判定,再然后就算比赛结束,刻晴对于自己没因为香菱是朋友而投香菱,这些表现的都是契约文化。

契约,是我们陌生的词汇,但是规矩是不能再陌生的东西。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做什么都要讲究规矩。璃月的契约是更为方便描述的东西,而实际上是讲的规矩和公平。

中国人讲究诚信,立下约定,必然完成。这种对于规矩的诚信,也就渐渐演变成了公平。国无法而不治,民无法而不立。

身为评委的刻晴,对于自己没能投朋友香菱一票,深感愧疚。但这也恰恰反应了公平二字,不会因关系而偏颇。而这不仅仅是表现的契约文化,还有对“朋友”一词的取其精华,去其糟泊。为了兄弟可以两肋插刀,但不能漠视法度。朋友是朋友,规则是规则,所有事情都是要按程序来,而不是关系。

厨王争霸赛上,香菱让言笑想想父母,来平稳情绪,这里是指的食文化和家文化的结合。

包括后面出现的世代传承的香辣窝窝头的做法,都是此类的具体表现。烹饪可以是一门艺术,但最初也是家庭内部家常菜做法的传承,无论是家常菜还是高端的清水白菜,都是由人创立而传承下去的。就算是招收徒弟,也会让人喊一声师傅,而又有俗语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表现的不仅仅是对知识的尊重,而在古代学徒认师傅,那是真的相当于认第二个父亲。毕竟家文化的核心是传承而非血脉。

然后全剧高潮,剧情pv一出,四句诗,四幅画面,四个主题。

仙人庇佑璃月,行逐月之事,是守护者,也代表了天地自然,是仙人文化的直接表现

虽然游戏里有仙人,但这诗句讲的明显是天地自然,也是仙人所代表的东西。

璃月世事变迁,万物折转,但璃月港的繁荣却从未改变,璃月人的精神依然传承,是家文化下的烟火人间。

璃月现在的繁荣,除了家文化的传承,也少不了完善法规的七星,既是遵守契约的结果,也是自身拼搏奋斗的成果。

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还未到来,那么现在,就由年轻的璃月人啊,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全新未来吧,为此努力拼搏奋斗去吧。

中华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文化,逐月节蕴含的中华文化,应该让我们产生了很大的文化共鸣,而对外,这何尝不是一种强大的文化输出。联想5000年来的历史,难免热泪盈眶,那么因为篇幅限制,本文结尾,送大家几句话吧。

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还未到来,那么现在,就由我们继承先人的意志,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去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全新未来吧,加油华夏儿女!

文本作者:是阿空呀

本文转载自艾汀塔,侵权请联系删除

2717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