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土新晋势力闪亮登场,一批新武将加入十三州角逐!今日,新武将登场PV发布,新的历史画卷铺开,主公们是否也想要了解武将的故事呢?
新武将推出的消息发布以后,率哥就收到了一些新晋武将故事的科普投稿,话不多说,一起来看看吧!
经司马懿和司马师的不断经营,司马氏已是权倾朝野,操控曹魏皇帝仿若提线木偶,司马昭作为新一任权臣,需要做的就是更近一步。
早在司马昭任洛阳典农中郎将时,便深谙“得民心者得天下”之理,免除苛税不误农时,政绩卓越,为人称赞。曹爽伐蜀时,司马昭以副将之位据守有度,引退及时,让费祎扑了个空,又显现了出色的军事才能。
本就文武双全的司马昭,在父兄掌权的时代更是平步青云,司马懿硬耗蜀国有他的参与,司马师强攻东吴亦有他的帮助,累积了一大波功勋后,同样膨胀的还有欲望和野心。
司马师久病不治后,司马昭继大将军之位,并率军镇压诸葛诞的反叛。寿春是久战之地,司马懿曾在此镇压王凌之乱,司马师又在此镇压毌丘俭和文钦之乱,如今轮到了司马昭处理淮南第三叛,叛臣的“清君侧”口号在他看来不过笑话,反倒可以顺手肃清障碍巩固地位。魏帝曹髦多次下昭加封其为晋公,加九锡,司马昭均推辞不受——不是不想要,只是时机未到。
司马昭一路铲除异己、打压政敌,曹髦对于自己权势日渐削弱、国家政事不能做主深感愤恨,召集左右称“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亲率宫人迎战司马昭,反遭司马昭部下成济杀害。弑君后,司马昭立曹奂为帝,改年号景元。
景元四年,司马昭下令三道伐蜀,攻灭蜀汉了却一桩心愿;次年,魏元帝曹奂下诏拜司马昭为相国,这次他终于接受了晋王和九锡的封赏,可没享受多久便发病而亡。
翌年,司马昭儿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司马昭奠下的最后一抔基土上,终于筑成了高台……
世人皆知诸葛亮,不知杜预是何人。比诸葛亮更早列位文武庙,这位晋朝的重臣,有怎样的丰功伟绩呢?
在司马昭执政时期,杜预出仕,他当时的出色才干被看中,官场平步青云,并在后来娶了司马昭之妹为妻,从而成为司马政治集团的核心成员。
在此期间,他深入解读《左传》,写出了流传至今最早的一版《左传》注解;将《春秋》和《左传》相结合,用更全面的视角了解历史,并用高度凝练的文字阐述了复杂的故事,使得经典通俗易懂。
也正因如此,42岁的他迎来了第一件大事:修律。“无规矩,不成方圆”,修一朝律,压力可想而知,杜预担负了最繁重的注解劳动。最终,泰始四年,这部《晋律》成功颁布,它上承《汉律》,下启《唐律》,此后律与令也泾渭分明,影响深远。
杜预在武力上并不出众,能进武庙则是因为他强大的计谋和信息分析能力,西陵之战最能体现。咸宁四年,羊祜在临终前请求司马炎,让杜预接任灭吴主帅之位,杜预临危受命。杜预到达荆州后,积极进行军事部署,同时派兵奇袭西陵。巧施借刀杀人之计,除去西陵总督张政,因大战前夕将帅移易,军心动荡,这为晋军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杜预虽生长在官宦人家,但从小博览群书,勤于著述,对经济、政治、历法、法律、数学、史学和工程等学科都有研究。在群星闪耀的三国时代,晋朝的诸将如同沧海遗珠,杜预就是最为闪耀的一颗明珠。
以上便是率哥今日带来的武将故事了,也欢迎主公们继续投稿~新武将,你最期待谁呢?
文本作者:是豆包包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