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电影《深海》深度解读:用粒子堆积起女主参宿的世界

大年初一,由田晓鹏导演的动画电影《深海》上映,该动画通过“粒子水墨”技术刻画了一个如梦如幻的海底世界,同时也在用粒子堆积女主角参宿的世界,而这个世界是由她生活中的记忆拼凑起来的。这是田晓鹏在《大圣归来》诞生后筹备了七年的作品。上映仅仅几天,在评分网站就开出了亮眼的成绩,这也与《深海》团队的初衷不谋而合——寻找自己的风格,把中国动画带向全世界。影片女主“参宿”的名字源于一颗接近毁灭的同名恒星,讲述了现代少女参宿误入深海世界,邂逅了一段独特生命旅程的故事。女主因父母分离,自幼生活在父亲再组的家庭中,长久缺失关爱导致她的性格敏感脆弱。在一次旅行中,她“闯进”了神秘的海底世界,一场深海探险也由此展开。而为了打造这样一个“普通”的小女孩,《深海》做了许多“不普通”的努力,团队曾尝试了很多摸索试验,直到尝试将无数粒子堆积成水墨的形态,才终于还原了水墨画的飘逸感和呼吸感。为体现女主在并不“阳光”的生长环境下形成的疲惫状态,影片增加了与其年龄并不相符的眼袋和黑眼圈。出于对自我的压抑与他人的胆怯,女主经常展示出怯懦的状态,时常还会假扮开心,看似嘴角在笑,但眼睛却没有。其实对于《深海》角色的设定,不乏有影迷用“致郁”形容影片。然而,就像失落与悲伤是人生无法回避的存在,所以《深海》不拒绝去讲述那些黑暗,并以此来衬托生命的可贵。当参宿苏醒之时,电影期待观众们放下萦绕在心中的执念——人生只要还有一点光亮,就值得坚持下去。所以在此希望,每一个孤独的观众,都可以在《深海》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光亮!


文本作者:二狗漫画社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5370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