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将台】瑕不掩瑜!江表虎臣?甘兴霸请求出战!

三国乱世,魏蜀吴将天下三分。
然即便以一定的平衡,成鼎立之势,
三个国家依旧还是有强弱之分。
其中吴国普遍被认为是最弱的。
实则不然,江东也有无数文士名将。
他们的事迹应当为人所知晓,
即便滚滚的历史长河与尘埃将无数真实掩埋,
可他们的故事将会不断流传下去,
无论是以何种形式。
或是某部电视电影,
也可能会是某篇文章,
或者是像《真·三国无双 霸》这样的游戏。
我们会努力将这些故事传承下去,
希望拙劣的文字能够还原出一些历史面貌。
以下内容均由史实改编而来。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上期留言区
呼声较高的吴国名将——甘宁。


三国名将录·吴·虎臣甘兴霸
01
少时,甘宁便争勇好斗。
母亲曾与他说说,要想不受欺辱,便要足够强大。故甘宁凭着他天生不凡的气力与才干,成为了当地的孩子王。
甘宁并不如何在意旁人对自己的看法,幼年丧父的他已经受尽了闲言碎语,现今这些无足轻重的诋毁自然更不至于让他放在心上——不过是到时候多收点保护费的事而已。
巴郡之中,“锦帆贼”的名号十分响亮。
只要有人肯于赏识自己,甘宁就愿与其倾心相交。而若有人言语轻薄于他,不将他放在心上,甘宁也不介意让他们知道一下他的厉害。
这样“行侠仗义”的日子持续了很久,直到一日他感觉到了一丝厌倦。
后其暂放兵戈,读诸子百家。
不久后,甘宁入世,从计掾开始,逐渐升迁,官拜蜀地郡丞。

02
兴平元年(194年),刘焉病亡,其子刘璋掌权益州。
在刘阖的策反下,甘宁与沈弥、娄发等人起兵反叛刘璋,但被赵韪击败。甘宁便率领八百多人,去荆州依附刘表,留驻南阳。
但是,没多久,甘宁就发现了刘表不习军事,听闻孙权在江东“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鲁肃、诸葛瑾等始为宾客”后,便决定前去投效。
然而甘宁路经夏口时,部队不得过,只好暂且依靠江夏太守黄祖。
建安八年,孙权领兵西攻江夏,黄祖大败,狼狈逃溃。甘宁领兵为黄祖断后,射杀孙权的破贼校尉凌操,黄祖性命才得以保全。
甘宁立大功,然黄祖仍不重用,甘宁遂起去意。

03
后苏飞助起任邾长,行动自由,甘宁便率一些部下投奔了孙权。
建安十二年,在甘宁与鲁肃的建议之下,孙权进攻黄祖,因其母病危未能展开战斗。
建安十三年春,孙权三征黄祖,破之。
作为黄祖手下大将,苏飞本难逃一死,但甘宁为之求情,免其死罪。并言称苏飞将效力孙权,若苏飞逃亡,他愿以命相抵。
孙权遂赦免苏飞。
甘宁此人秉性,初窥一角。
04
十三年冬,甘宁退曹仁,守夷陵。
曹仁率五六千人围攻夷陵,围城数日,甘宁谈笑自若,退曹仁,破敌过半,俘获战马三百余匹。
十八年正月,曹操率大军号称四十万攻打濡须口,饮马长江。
孙权率七万兵马迎敌,甘宁领三千兵马夜袭曹营,乱其军心,并率兵全身而退。
孙权大悦,赏甘宁绢一千匹,战刀一百口,增兵二千,赞之:“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足相敌也。”

05
建安十九年,曹操派朱光屯驻皖城,孙权听取吕蒙建议攻之。
战时,甘宁任升城督。攻城吕蒙亲自擂响战鼓助威,甘宁手持练索,身先土卒,攀缘上城,最终攻下皖城,俘朱光。
战后评功,甘宁攻居第二,仅次于吕蒙。
孙权悦,封折冲将军。

06
建安二十年初,刘备令关羽进逼益阳。甘宁随鲁肃镇守益阳,抗拒关羽。
关羽号称兵马三万,亲率精兵五千,欲夜间涉水渡河。鲁肃与各位将领商议对策,当时有三百兵马的甘宁自荐,只要再拨五百兵马就可拦下关羽。
鲁肃拨给甘宁一千兵马。
见甘宁有所准备,关羽放弃渡河,双方对峙数月,至四月关羽撤军。
为奖励甘宁,孙权封其西陵太守,统阳新、下雉两县。
后在合肥之战中,甘宁、凌统与吕蒙三人奋勇杀敌,护送孙权逃生,方有今后之吴国。
建安二十五年,吴蜀夷陵之战中,甘宁身死。

07
“父亲,我做到了你不曾做到的事情。”
树下,甘宁瘫坐着。
他的双眼目视着远方,不似平时那般暴戾,而是充满了柔情。
或许,他是想到了母亲。

尾声甘宁年少轻狂,之后性格也粗野凶狠,暴躁嗜杀,甚至违反承诺、违抗命令。但是作为一名将领那些缺点瑕不掩瑜。
他开朗豪爽,有勇有谋,轻视钱财,敬重士人,厚待士卒,并深得士卒拥戴。
可以说,甘兴霸无愧于“江表之虎臣”的称号。


那么,你愿携手这位虎臣共迎三国乱世吗?

文本作者:帐号已注销

667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