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个三周年的《龙虎争霸赛》是颇有点意思,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读战报。好吧,战报真就这么重要吗?新玩法的队伍实现多穿,有参考意义吗?
会看战报的人,其实就看两点
第一是战法搭配;
第二是准备阶段的速度属性差;
只看武将,只读战法发动次数的,类比于写文章,就是凑时长的。读个战报的时间,沙盘上的战役都快打完了。
为什么武将不重要?因为战法才是三战的灵魂!三星将潘凤为什么也能大杀四方,四星将张任、朱儁为什么都能称为“超四星”。
说到底,不是他们的四维多厉害,而是战法确实牛。潘凤主动战法无视防御,张任是控制战法,朱儁是无视防御、稳定输出。
武将属性带来的影响,虽然有很多大佬作出了一系列的公式来推算,但根据刀子自己的统计,这个属性差距是可有可无的存在,影响相较于战法太弱了。
下面这幅图是刀子闲来无聊时,用乐进统计的一些数据,不具有权威性,但足以看出武力对战法的影响没有想像中的大。
所以,我们在搭配队伍时,选择武将的关键是选择它的自带战法,而不是去看它的属性。
这次的龙虎争霸赛,同样有约等于白板的玩家出现,同样可以穿满红。说到底还是战法搭配的问题。
打个比方,虎臣去打司马盾,看有没有当锋,大致就能知道结果了;陆逊打司马盾,看对面有没有藤甲,也是一样的道理;
虽然三战官方宣传游戏的兵种相克机制,但真正的平衡点是战法相克机制。
为什么要看速度属性?
武将的六大属性中,唯有速度属性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其余属性都可以忽略不计。因为这个属性关乎到大部分队伍的战法释放先后,如虎臣、三势吕、群弓、普配版的桃源等。
之前有玩家在刀子的文章下面评论,说群弓吊打虎臣,确实没有错。大部分人的虎臣速度加点,追不上群弓中的SP袁绍,从头到尾被控制地死死地。
所以,同样争先手的队伍,看一下速度属性,基本就能了解个大概了。
《龙虎争霸赛》中的队伍多穿,有参考意义吗?
没有参考意义是不太现实的,但对普通基本的参考意义没有想象地打。
这个模式下的对冲,同一队伍获胜或失败地概率都被放大了;多穿只是小几率地偶然事件。
在航母区基本都是如此,打平或一换一是常态,多穿是偶发。促成多穿出现的是队伍残血和战法克制地随机性。
如第一天的五谋臣吃了特性加成,还带了当锋等高强度技能,而对面还是以常规赛季搭配为主,盾兵居多。
正常剧本的队伍该怎么搭配?
其实就是堆强力战法而已(具体战法排行,以后的文章会逐渐写到),如今以后期阵容为主,建议优先出盾兵,战法上刮骨、草船等都属于后期比较常见的战法。
骑兵搭配还是常规的玩法,抢先手的爆发体系,如三势吕必带的铁骑驱驰(有或没有,完全是两个队伍),一骑当千或者爆发流的鬼神;
控制体系下的盛气凌敌、横扫千军、破军威胜、落凤等。
建议先手入门配将时,先了解战场环境,通过联盟战报,调整自己的战法配置。对于平民而言,这一点是最有效的获取战功方式。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slg刀笔吏
#创作者计划#
文本作者:slg刀笔吏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