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继续书接上文。

在痞子作为动画人的成长之路上,他公开承认的老师只有两位。
其一为“板野马戏”的创造者板野一郎,再者就是传奇动画人宫崎骏。
实际上,痞子还另有一位精神导师,其乃“《机动战士高达》之父”富野由悠季(粉丝通常将其昵称为“富野光头”,下同)。

富野悠由季:“听说,你比我更懂《高达》?”
痞子本人年轻时就相当推崇富野光头执导的《机动战士高达UC》系列作品,更加不用提,当年痞子还曾亲自参与制作《机动战士高达:逆袭的夏亚》。重点来了:熟悉富野光头的朋友想必都知道,在前者早年的创作生涯里,似乎是为了强调一种史诗悲壮感,富野光头特别喜欢给自家动漫作品里的人气角色派发便当,更因此催生出很多知名“虐”场面,是以为“黑富野”的由来。


《机动战士高达:逆袭的夏亚》
考虑到痞子对富野光头的崇拜,很多人都恶意揣测《EVA》系列那招牌式的悲郁基调其实就是受到“黑富野”流派的影(tu)响(du),特别是《EVA》的旧剧场版《Air/真心为你》之主题简直同富野光头执导的剧场版《传说巨神伊迪安》如出一辙,都是聚焦人类通过浴火重生来获得升华。
不过痞子对此却自有解释——他曾于《Animage》1996年7月号里的访谈中(就是痞子公开炮轰死宅观众的那一期,参见系列文章第二篇)大方承认,自己天生就是个喜欢悲剧的人:
“完美的结局总是让我觉得无聊,我从小就是这样。比如把胶泥啊,玩具啊,还有模型什么的……总之就是认真的做好,全做完以后一定要用火烧掉我才开心。”
在NHK为痞子制作的专题纪录片中,痞子还“振振有词”道:
“让原本完美无缺的事物出现坏掉了的部分,我觉得这点很有趣。虽然我认为这种有趣可能有些扭曲,比如画机器人的时候一定要缺胳膊少腿,我喜欢这样的缺损。这可能与我父亲(注:痞子的父亲是一位残疾人)有关吧。”

更有意思的是,多年后富野光头的作品开始逐渐变得富于人性温度,其价值观也日益趋于积极,反倒是痞子依旧是一副愤世嫉俗、“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故我姿态。实际上,富野光头曾公开批评过痞子的《EVA》系列——在老爷子看来,无论痞子本人还是《EVA》系列所传达的理念都足够“病态”。
(一)
1995年对于日本人民而言,是极为特殊的一年。
这年的1月,阪神大地震发生,6434人罹难,4万3000人受伤;同年3月,恐怖组织奥姆真理教的邪教徒在东京都营团地铁上散播沙林毒气,导致14人死亡,6300人受伤。

阪神大地震
与此同时,经济泡沫破裂在日本全境引发的衰退现象愈演愈烈:大学生可能刚毕业就失业,而上班族则随时面临着裁员和债务的威胁……多重因素的共同打击下,整个日本社会都陷入一种空前压抑的低迷沮丧氛围中,自杀事件频有发生。
浸淫在这样的大背景中,很多对未来充满彷徨的年轻人纷纷开始选择借助动漫、游戏等文娱产品来逃避现实兼麻痹自己,时间久了,这些人便变得孤僻、社恐,以至于在正常人看来,前者几乎就是“废物”的同义词。
没错,这群人就是御宅族,或者再干脆点,“家里蹲”、Loser的相对文雅叫法。
当然啰,宅文化并不是直到1995年才兴起,但它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日本得到迅猛发展乃铁打的事实。
同样是在1995年的夏天,已经很久没有推出过原创作品的痞子向东家GAINAX递交了一份名为《EVA》的企划案。

在企划案里的,痞子如是写道:
“我想要把自己的一切囊括在《EVA》中——没错,就是我自己,一个四年内无所事事支离破碎的人。一个逃避了四年但仍苟活下来的人。
然后‘你无法一直逃避’的念头击中了我,于是我重新开始创作。
而这次的作品,我唯一的念想,就是将自己的感情牢牢地烙印在里面。”
(二)
乍一看,TV版《EVA》动画的主题其实很简单:架空世界的背景下,少男少女们驾驶人形机甲/生物兵器拯救世界。
多么俗套的故事啊!

然而,但随着观众逐渐深入剧情,他们便会为该作那独特卓异的人设等细节彻底倾倒。
先说本作的绝对主角碇真嗣。
据悉,真嗣的名字取自痞子的好基友樋口真嗣,更暗含“神之子”的寓意。
一开始痞子想将真嗣设定为女孩子,但他同其余几位主创沟通后,最终决定将真嗣设定成气质偏纤柔的男孩子,用痞子自己的话来形容就是:
“故事中有个14岁的少年,害怕与别人接触。他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无所谓的,放弃让别人了解自己。生活在一个封闭的世界。自认自己遭到父亲遗弃,自己是个没有用的人,却没有自杀的勇气,是个胆小的少年。”
附带再说句,痞子曾公开承认过,真嗣的真正原型其实就是痞子自己。
那么,观众所熟悉的真嗣究竟该怎么定义?
他幼年目睹了母亲的“死亡”,打小就被父亲寄养在亲戚家,而缺爱的成长环境也造就出真嗣那懦弱、卑怯、缺乏责任担当、总想着逃避现实压力的敏感性格……嗯,不知这番描述是否让你想起世人对阿宅一族的惯有偏见呢(此点很重要,后文会专门做详谈)?

至于绫波丽……她是以面无表情、沉默寡言的少女形象出场的,用俗一点的话语来形容,绫波丽就是一个标准的冰山冷美人,并且其还天生自带一股我见犹怜的气质。按照痞子的设定,绫波丽其实是真嗣母亲的克隆人(她,准确地讲,她们自己也隐约明白此点),这也意味着绫波丽同真嗣之间的情感互动很容易就让人往“乱伦”那方面上靠……没错,痞子的恶趣味简直了!


最后就是明日香。初见明日香,她是一个性格活泼到完全可以用“骄傲跋扈”来形容的女孩,平日里其待人处事都大大咧咧的,肆意洋溢着青春的灿漫活力,但私底下明日香却异常孤独脆弱,就连她那争强好胜的性格也不过是为了强调自己的存在感……

一言以蔽之,《EVA》系列里的角色人设是成功的,是传神的。不同于绝大多数ACG作品里动辄高(jia)大(da)上(kong)的模板化主角,真嗣、绫波丽以及明日香都极度富于“烟火气息”。

非但如此,痞子特地设定三位主角的年龄都在14岁,而他给出的解释是:
“因为这是个‘孩子以上,成人未满’的年纪,这期间的少年能靠一个人生活,也能依赖他人而活。14岁是一个精神上有独立可能的年纪,正适合这部作品。”

绫波丽开启了日本动漫“三无女”的潮流

明日香则被公认为“傲娇女”的鼻祖

名场面:电梯间“婆媳冷战”

后来者的“致敬”
除了本作的三位主角,配角也是各有各的人物弧光:看似豪迈爽朗不拘小节、内心却暗藏隐秘痛苦过往的葛城美里,腹黑的NERV司令兼真嗣生父碇源堂……

讲到碇源堂,很多人都认定该角色的原型正是痞子的恩师宫崎骏——据说痞子当年参与《风之谷》的制作时,没少被宫崎骏苛责:“画不好就滚”,这一点反映在《EVA》里就是碇源堂教训真嗣的那句:“不想干(驾驶初号机)的话,就给我滚回去!”


附带一提,其实在痞子最初的《EVA》企划中,《EVA》是《蓝宝石之谜》的续作,而众所周知,《蓝宝石之谜》是痞子在本人并不怎么情愿的大前提下,其效仿宫崎骏的作品,更被痞子视为失败之作(参见系列文章第一篇)。偏偏就在TV版《EVA》动画里,观众能见证到暴走的真嗣驾驶初号机强拆NERV总部以宣泄不满、甚至是初号机吃掉碇源堂的情节,再联想起碇源堂的原型带有宫崎骏的影子,细思恐极……

宫崎骏对痞子的评价:“就像一个(来自光之国的)宇宙人”(出自NHK专题纪录片)
(三)
痞子的鬼才令其针对《EVA》的剧情架构而大量援引圣经的创世神话(比如敌人被冠以“使徒”的名号,两位终极生命体则分别被称为“亚当”和“夏娃”,本作英文标题中的“Evangelion”更是寓意“基督福音”),此外痞子还赋予《EVA》系列以两大贯穿始终的重要设定。
第一个就是所谓的“AT力场”,其英文为“Absolute Terror Field”,字面意思即“绝对恐怖领域”。

赞美太阳(大雾)!
按照痞子的设定,主角一行所驾驶的EVA连同来袭的敌人“使徒”均能施展AT力场,以此来抵御常规武器的攻击,而唯有AT力场才能有效克制AT力场。
与此同时,人类作为“使徒”的同胞,其实也拥有AT力场,但人类的AT力场强度仅能维系肉体和灵魂的存在。说白了,人类的AT力场之具象化表现乃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或者彼此防范态势,以及所谓的“心之壁”,但它偏偏也是人类个体赖以独立存在的基础。
以“AT力场”为引,痞子又向我们介绍了“人类补完计划”。

说起来,“人类补完计划”一词出自考德维那·史密斯(Cordwainer Smith)撰写的科幻小说《人类补完机构年表》(Timeline from The Instrumentality of Mankind)。于《EVA》系列作品里,“人类补完计划”旨在借EVA获得神的力量,以此打破人类个体之间的AT力场,最终共创人类互相理解、相亲相爱的和谐美好新世界。
实际上,旧剧场版《Air/真心为你》里痞子也的确为我们展示过“人类补完”后的模样:除了拒绝接受“补完”的真嗣和明日香,其余人的肉体均被消灭,并集体化为液体,汇入到一片红色的海洋中。

这还没完,痞子曾公开表示:
“我在做到大后半段的时候,仍然没确定我们到底要补完个什么,只是大体上我们知道要在最后弄出一个大计划就好了,至于后面的剧情也和我们一开始的最初企划也不一样,但是补完计划只要把我内心的真实感受传达到观众那里就好了。”
敢问你服气不~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下文!!!)
作者:暴雪Boy_神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