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轮先锋测试服体验接近尾声!
先锋斥候们通过一轮又一轮实战,
研究出了部队特性下阵容搭配的“新思路”。
阿志在大饱眼福之余,
也要第一时间把这些干货分享给主公!
接下来请各位带好纸笔,
一起来研究一下先锋斥候的配队推荐!
遇到心仪的队伍,记得Mark一下哟~
本次爆料为先锋服测试内容,不代表最终上线品质,
主公们如有任何建议/意见,
欢迎下方留言提出哦~
现在前往贴吧关注大神,解锁更多分析爆料
在“官渡之战”剧本中“曹、孙、刘、袁”这四大阵营可以在同阵营上阵2个武将享受70%属性加成的科技-协力效果,使配将思路再无阵营限制,以下是四大阵营使用2+1科技可以组建的各种强力队伍,供大家参考探讨。
首先阐明构建思路:如果以满红太尉盾和社稷弓的标准来参照T0的话,2+1科技几乎肯定不会带来超越T0的队伍,但是一定能够带来新的T0和T1。
因此,我们构建2+1队伍需要从常见强队的缺陷出发,对弱点武将进行替换和改造。或者从常见强队中摘除一些替代性高的武将,从而达成更全面的共存体系。
魏国
吴国
吴国现在是第一大势力,打核心位的武将都很强力,2+1能给吴国带来的主要是其他势力中的辅助武将,尝试用新的辅助武将给吴国队伍注入新的风格。
因为吴国的各类肉弓法弓的变种队伍特别多,所以本人总结了一个辅助位替换的规律,就不一一列出阵容了。大家在构建自己的吴国共存体系时可以参考。
蜀国
先从诸葛亮说起。诸葛作为副将的打法里,目前只能算是一个中游偏上的辅助了,和其他势力的顶级辅助相比,在队伍功能上有显著的差距。因此围绕蜀国势力的改造,首先就是要换掉老诸葛!
群雄势力
笔者将替换重点首先对准了SP袁绍。作为一个兵刃系主将,它的属性和效果有点过于中庸了。在输出和盾的角色中间摇摆,定位不明确,没有自身主技能的搭配技能。特别是作为主将没有防爆头的手段,严重拖累了以SP袁绍为主的几支队伍进入T0序列。
总结
阵营协力科技2+1模式,解锁了十个赛季以来的同阵营限制,让玩家可以在官渡剧本中体验和其他剧本完全不同的队伍搭配。作者这里只是提出了一些搭配建议,也希望大家可以打开思路,尽情创新,体验不一样的官渡剧本!
现在前往头条关注大神,解锁更多分析爆料
2+1的规则总结下来就是两个关键点。70%协力效果、二名与所在势力同势力武将上阵。70%的协力效果意味着强度的下降,二名同势力的武将意味着灵活度的上升。
2+1阵容搭配体系用一句话可以概括:2中有C,1为辅助。
而按照三战目前的配队思路来看,单核和双核的找辅助体系更适用于2+1,1的位置,正是给辅助量身定做的。因为治疗的过量,所以缺乏10%的属性本身可能并不会给实际使用带来太多的困扰和影响。而70%的属性保留,也让2中的C有足够的三维来撑起主攻手的职责。
辅助武将分类
系统已经把武将分为武、谋、辅、盾四类,在研究2+1问题时,就把辅和盾拆出来做一个更加细分的分类即可。
辅助分为:增伤、控制、治疗和其他增益状态,按照四个阵营的目前发布的橙卡武将为下图所示。
*注:我把一些非主输出位的武将,都纳入了辅助武将的类别体系,另外因为统领会有不一样的战法效果,把兵种统领类的武将也额外纳入了辅助武将体系中。
看表格可以暂时得出这样的结论,因为辅助武将的数量决定了1,所以拥有更多的辅助武将的势力是收益最低的势力,而拥有更少的势力就是收益更大的势力。
从辅助武将的势力分布总结:2+1收益:吴国 ≥ 蜀国 > 魏国 > 群雄
C位武将
C位武将基本都是已经验证过的自成体系的武将,当然也有可能存在一些因为2+1改动而新晋体系化的黑科技。
体系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菜刀流、治愈流、控制流。再往下细分会有很多亚种和变种,但是往内核看,基本都是这三种思路。
菜刀爆发流旨在快速消灭敌军更多的部队甚至爆头。
治愈流旨在通过治疗和输出的战损比的更优化,附加大量减伤技能做到战损比获胜。
控制流旨在通过一种或者多种控制流将对面技能封锁站岗直至己方获胜。
减益流旨在通过降低地方武将的属性状态来增加本方的进攻能力和防守能力,最终滚雪球获胜。
吴国
孙尚香:菜刀爆发流指挥buff+先攻+西凉,可碰瓷。
陆逊:治愈流+控制流奇正相生+当峰兵无;控制流火烧机制。
孙权、甘宁:菜刀爆发流走爆发路线。
孙坚:控制流高减伤配合高输出主技能+被动指挥稳定输出(较冷门)。
周瑜:治愈流减益流多主动配合器械乡勇招募(新版本独有)。
蜀国
庞统:想了半天,发现庞统确实是单独的爆发流体系,需要配合减益流使用。
马超/关兴/张苞:菜刀爆发流走爆发路线,针对本武将技能微调思路。
关羽/关银屏/魏延:控制流高伤害主动配合控制链条。
姜维:减益流多重减益。
赵云:体系外的神将,通过自身高四维+洞察适应一切合理的C位。
张飞:菜刀爆发流通过稳定输出+被动指挥+二回合雄烈爆炸输出(没雄烈的请刷野)。
黄忠:菜刀爆发流通过主技能的会心叠加群弓造成可观伤害。
魏国
典韦/夏侯惇:控制流刺猬反伤打法。
贾诩:控制流混乱打法。
司马懿:治愈流拖延回合自动获胜。
张辽/夏侯渊:菜刀爆发流指挥buff+先攻+虎豹。
许褚/徐晃:菜刀爆发流控制流该二名武将依赖于控制对面的控制链,需要一定回合爆发获胜。
程昱:减益流法系爆发流,通过多重debuff造成多段伤害且禁疗获胜。
群雄
袁术/吕玲绮:菜刀爆发流三板斧爆发思路。
孟获:控制流减伤控制对面获胜(基本很难用)。
于吉/张角:仙人治愈流,通过仙人硬度和堆砌高减伤高回复战法获胜。
吕布:菜刀爆发流指挥buff+先攻+虎豹。
董卓:菜刀爆发流治愈流吸血战损比获胜。
除去以上的C位以外,更多的武将需要黑科技待开发,主要还是统御和四维的缺陷加上技能的不够强力,导致无法作为C位出战。
综上,因为吴国和蜀国的收益最大,将吴国和蜀国的C配合其他势力的+1搭配,合理的枚举即可。
总结
2+1体系在正常情况下不可能替代原来的T0队伍,同时对于T1的队伍的补足应该存在于共存这个关键词上,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来单独拉升某一个单独队伍的强度是不可取的,让自己的队伍能够形成多面手能力才是努力的方向。
文本作者:游戏资讯
转载来自:三国志战略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