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8三国】司马懿:年少浮沉

一时查档一时爽一直查档一直爽

继张角传之后

在时空局当班的小乔

又翻开了司马懿的档案

档案作者署名:水镜先生

公元179年

一个叫曹操的年轻人

刚刚被调任河南顿丘当县长

那时他最大的梦想

是当个郡长,干出政绩

甚至做个政坛明星


一个叫刘备的年轻人

刚刚从卢植的学校里辍学

回到家乡涿郡

结识了一辈子的朋友

关羽和张飞


至于另一个叫孙权的人

他还在等...等待出生

这件事上他还要等两年


这三个本应平行的人生轨迹

却被时间的洪流卷在一起

回看公元179年

值得载入史册的大事还有一件

在河内郡温县的一座宅院里

未来终结三国的奠基人出生了

他的名字,叫司马懿



01

司马懿(上)

非常之人


东汉有一群喜欢清谈的知识分子

他们热衷于评价别人

因为他们地位高、说话有分量

眼光毒辣,看人精准无比

所以能够得到他们的正面评价就相当于捡到一块金字招牌


就算极具个性的少年曹操也不免俗

各种软磨硬泡地向名士许劭求好评

最后得到一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乐得好生欢喜


虽说司马懿后半生

在与诸葛亮的对阵中多半用的是「拖」和「忍」

但没有谁出生就会收敛锋芒

更何况出身世族、天资过人的少年

在司马懿十六岁那年

遇到了当时的名士杨俊

三言两语之后这位名士一下子就被眼前的少年震撼到了

并对左右赞叹

「此非常之人也」


从此,司马懿的名字

开始在上层社会流传

而这位少年的才华也如锥至囊中,锋芒毕露

且还引起了另一位大佬的注意

某日,司马懿同往常一样陪大哥司马朗与客人闲聊说着说着,这位客人对司马朗说

「君弟聪亮明允,刚断英特」

这大致就是夸司马懿英明果断

秀,优秀,非常秀

但临了还补了司马朗一刀「非子所及也」

这位客人的名字,叫崔琰

以刚正不阿、看人精准著称

后来曹植做了他家的女婿

但他因曹丕是嫡长子

以性命要求曹操立长不立幼


司马懿对自己的才华很自信

可也没想过要超越大哥话说回来,金子要发光这事

或许不由金子自己做主

但不是每个人都喜欢金子发光


「怪我咯?」

司马懿不懂


02

司马懿(下)

恩师孔明


纵观司马懿一生

有两个孔明对他影响深远

一个叫诸葛孔明,即诸葛亮

一个叫胡孔明,即胡昭

胡昭隐居深山,但才华盖世

受到了堪比三顾茅庐的待遇

袁绍、曹操都曾登门邀请出山

却都被胡昭以不想当官为由全部一一拒绝

后来胡昭隐居在陆浑山

周边穷苦子弟都无缘读书

导致此间民风彪悍,斗殴成性


为了教化乡里明辨是非

胡昭办了一个学堂

因为他的名气实在太大

周边的世家子弟都来求学

当然,司马懿也在其中

课堂中还有一名姓周的当地同学

权且就叫他周生吧

司马懿出生世家大族

见识行事自然与当地人不同

何况这块金子的光实在太闪闪着闪着,就把周生闪瞎了


论文斗我斗不过你司马懿

来武的我还能斗不过你?周生一不做,二不休

趁着胡昭外出的机会

纠结了二十几个社会青年提着刀斧,准备找个角落逮着司马懿就给宰了

司马懿一生中有无数对手

曹操、诸葛亮、曹爽、公孙渊...这些人都想杀了司马懿

但只有这个周生是真的把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也不知道胡昭是哪来的消息

匆匆忙忙赶回学堂赶紧阻止周生行凶伤人

但周生哪肯如此就范

「待我撕了这张鸟嘴」「再向老师谢罪不迟」


胡昭死死拉住周生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讲到情深之处

不禁声泪俱下

周生毕竟敬重这位大儒

此刻也深感大义放下了手中钢刀

「罢了、罢了」「今日且饶了这厮」


胡昭担心周生再起杀心

非要周生发个毒誓

后者当着老师的面

一斧劈断了一颗枣树

「若吾背约,有如此树」

枣树:???

望着周生等人离去

司马懿仍然心有余悸

原来不是每个地方都讲理

原来金子也不能随便发光


聪明不是错

但处处都表现得比别人聪明是会招来杀生之祸的

杨修:???


公元207年的一个午后

张春华挺着大肚子问司马懿

「给孩子准备个名字吧」

「昭,恩师胡昭的昭」

「要是生了两个呢」

「师」、「昭」

司马懿传 · 终



参考文献

罗贯中《三国演义》

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

陈寿《三国志》裴松之引《高士传》

房玄龄《晋书 · 宣帝纪》《晋书 · 后妃传》

水镜《时空局往事》

乔本乔《小乔回忆录》

文本作者:少三2_小乔

643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