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暑和大暑的冷知识,你都知道吗?

民间有俗语说,“大暑小暑,上蒸下煮”,这句话生动形象地体现出炎炎酷夏的暑热程度,的确,小暑节气到来就代表着天气开始炎热,而大暑更被视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小暑,斗指辛。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节气,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这一情况。此时,已是初伏前后。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

大暑,斗指丙。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120°。这时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此时经常出现40摄氏度高温天气。要作好防暑降温工作。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流传久远的谚语说明了“大暑”在夏天的地位。据《1971~2000中国地面气候资料》30年统计,部分省区7月极端最高气温值出现在下旬,绝大部分省区8月的极端最高气温值出现在上旬,而七八月之交正好是大暑过程中。所以说,大暑是名副其实的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小暑还未达最热,大暑才是最热时节,处暑是暑天即将结束的日子,要作好防暑降温工作。


文本作者:金科文化

474次浏览
相关游戏
我的汤姆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