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英雄在LOL中待遇是不同的,就拿皮肤来说,彼此之间的差距就非常巨大。以盲僧和蝎子为例子,大家就可以知道其中的差距了。两个英雄在游戏中都出得非常早,时间都在11年,距今已经有9年了。在如此长的时间跨度里面,包括至臻版本在里面,瞎子一共出了12款皮肤,作为对比,蝎子仅仅只有4款皮肤。
那么,造成两者在皮肤数量上差距如此大的原因是什么呢?

登场率
一个是登场率的原因。皮肤设计的目的,既是为了美化英雄的形象,但是更多的还是为了销售皮肤,获取收益,这一点无可厚非,毕竟盈利是所有游戏的原始动力。
要想皮肤卖得好,游戏中就必须存在足够多的潜在玩家,这个时候,英雄的登场率就显得极为重要了。登场率越高的英雄,喜欢他们的玩家越多,皮肤做出来就越有人买。


从现在的数据来看,蝎子在打野位置的登场率仅仅只有0.08%,而瞎子的登场率则是2.1%,在所有打野英雄里面排行第一,这种差距不能用大来形容,而是应该用“十分巨大”。如果你是设计师,你更加愿意为哪个英雄设计皮肤呢?答案自然不言而喻,给瞎子制作新皮肤的动力要大上许多。
冠军皮肤的影响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冠军皮肤的影响。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在盲僧的12款皮肤里面,有多款皮肤其实是冠军版本,比如:SKT李青和FPX李青。而蝎子呢?别说冠军皮肤了,就连职业比赛也很少登场。

所以说,英雄之间的皮肤数量差距这么大不是没有原因的,两者之间的地位就差了很多。冠军战队使用的英雄,在人气和地位上面是要秒杀其他英雄的,毕竟荣誉摆在这里。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把情况反过来,给蝎子设计更多的皮肤,结果会怎样呢?这样一来的话其实就形成了一种颠倒和错乱的局面,主次不分,不仅仅是设计师,恐怕连玩家也会觉得不妥吧。

系列皮肤
大家应该都注意到了,LOL中出皮肤的时候,很多时候都不是随意出的,而是必须符合一定的契机。比如皮肤随着某个版本或者某个活动推出,这个时候,英雄都是做成一系列的皮肤,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黑夜使者李青的皮肤。
要想形成一个系列的皮肤,那么英雄本身的外形就必须有一定的可塑性,这样的话把皮肤套上去也不会显得违和。

但是蝎子这个英雄,可塑性就低了很多,尤其是在和盲僧比较的情况下。毕竟,蝎子是动物外形的,而盲僧是人形的,人可以通过穿不同的衣服来获得不同的造型,而蝎子的话就比较困难了。所以,在推出系列皮肤这个问题上面,蝎子其实很难符合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