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坦克》德国仿制T-34坦克的话,会造成什么样子?

如果德国要仿制T-34坦克的话,会造成什么样子?
答案就是——“黑豹”中型坦克。
 
 
立刻就有人要骂老王
 
“呸!黑豹和T-34有啥关系啊,设计出来对付T-34的东西,就成了德国版T-34?这个解释我们不服。”
 
然而老王要说,我这个解释,并没有错。您可别看差了,我说的不是德国版T-34,而是如果德国人去造T-34,会变成什么样,所以答案才是“黑豹”。
没错,五号坦克“黑豹”坦克虽然原本就是德国在二战前开列的从一号到七号坦克发展计划中的一部分,但直到德军在苏联遭遇T-34坦克之后,也才算正式提上日程,因此说它是为了对付T-34而研发的,是毫无问题的。
 
在苏德战争初期,想要击毁一辆T-34坦克并不是一件容易事,赶上了就得留个影
 
有趣的是,在“黑豹”坦克竞标的过程中,虽然最终是MAN公司凭借VK3002(MAN)方案获胜,但戴姆勒·奔驰的VK3002(DB)却是真正意义上的德国版T-34。其样车几乎与T-34一模一样,采用了更加低矮的后置变速箱设计。不仅如此,该车和T-34一样,秉承了简化生产步骤,提高产量的设计模式,同时还尽可能将战斗全重压倒了34吨,这比后来的“黑豹”量产型要轻了足足10吨。如果说VK3002(DB)是一辆苏式坦克,也完全是有道理的。
 
VK3002(DB)模型,活脱脱就是一辆德国版的T-34
 
与之相比,后来“黑豹”的原型车,VK3002(MAN)却是一辆改进版的德式坦克。高大、宽敞的车体,复杂的悬挂结构——一切以确保单车最优战斗力为核心目的。当然,它的成本和重量,也都要高过VK3002(DB)。最终,VK3002(MAN)获得了胜利,成为了“黑豹”中型坦克。
 
上面的VK3002(MAN),比下面的VK3002(DB),德国味明显浓多了
 
那么,为什么是VK3002(MAN)而不是更轻、更好生产的VK3002(DB)获胜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德国人根本就没有那么多钢铁和工厂去像苏联人生产T-34那样,去生产VK3002(DB),即使生产的问题能解决,他们也没有足够的燃料去驱动多出来的那几千辆坦克。所以对德国人而言,性能上每一点的提升,战斗效率上(不是生产效率)的每一丝进步,都有意义。哪怕有些如稳定性,和宽敞车内空间能够让车组人员更有效率作战,以及更大的载弹量这种从纸面上看并不明显的地方,对德国人而言也是必要的。
 
缺油,而不是缺坦克,才是德国装甲部队在二战时最大的问题
 
也就是说,我们回到了标题——让二战时的德国人去造T-34,最后一定会造出一辆“黑豹”来。
 
当然,“黑豹”作为在性能上尽可能从优的设计,成果也并没有令德国人失望。其装备的KwK42型70倍径75毫米火炮,虽然不像“虎”式坦克的56倍径88毫米炮那样赫赫有名,但在穿甲威力上却毫不逊色,能够在2000米左右距离上击穿美国的M4“谢尔曼“坦克和苏联的T-34/85坦克。
 
 
而“黑豹”的前装甲虽然只有80毫米厚,但由于采用了倾斜设计,其实际防护效果甚至要比“虎”式的100毫米垂直装甲更好。唯一的不足只有侧面,“黑豹”的侧面装甲虽然同样也是倾斜的,但仅有45毫米的厚度,相对于其正面而言,还是足以成为弱点。
 
“黑豹”虽然比“虎”式轻了将近10吨,但除了侧后装甲以外,各方面性能都不比“虎”式逊色
 
但问题是,本应成为中型坦克优势的机动性能,却成了“黑豹”的死穴。虽然它能够达到55公里的极限时速,但可靠性却非常差,其传动系统居然只有150小时的平均寿命,基本开上一两天就要拉去修,不然就敢扑倒在大街上给你看。这一问题从“黑豹”第一次参加库尔斯克会战,直到二战结束,始终没能得到解决。
 
由于减速器可靠性不足,不少“黑豹”都是被扔在路边,而不是被摧毁的
 
无论如何,即使可靠性略有不足,但性能依旧出色的“黑豹”坦克,在战争后期的德国装甲部队中,逐步成为了真正的顶梁柱。无论是在东线还是西线,都在举步维艰地抵挡着如洪水般用来的苏联和盟军坦克。当然,德国人战败,与“黑豹”无关。
 
 
而在二战后,包括法国在内的几个国家,也曾经装备了缴获来的“黑豹”坦克,甚至一直使用到了50年代。如果当时苏联真的和西方爆发了大规模战争,“黑豹”和一批战后坦克同场竞技,也就不只是《巅峰坦克》里才能看到的事情了。
 
 

文本作者:英雄互娱

1951次浏览
相关游戏
巅峰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