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档案馆 | 追溯新伊甸世界的起源,我们究竟来自何方?

大家好呀,E酱来给飞行员们整新活啦。E 酱将开启全新栏目——EVE档案馆,主要为飞行员们介绍新伊甸的世界观以及各个势力组织背后的故事,以便大家更好地了解EVE手游世界。现在就让E酱带领大家进入到新伊甸吧!

新伊甸的起源发生在什么时候呢?几千年前、几万年前、还是更遥远的过去。EVE之门建立前后,人类又发生了怎样的事情?这段神秘的过去,勾起了许多人的好奇心,E酱也不例外!今天,就由E酱带大家一起追溯那段被埋藏在尘埃中的历史吧!




这个故事还得从AD2730年说起,未来随着时代以及科技的发展,人口压力和社会矛盾、资源枯竭等问题频发。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也为了人类的未来,全球开始大力探索宇宙发展航空科技,并展开太空移民计划,也就是在这一年人类已经殖民到太阳系的各个角落。




在AD3601年,最后一颗矮行星在小行星带被人们发现,并命名为索科维提。伴随着不断的探索,人类的科技也在飞速发展,终于在AD3691年发现了曲线跃迁技术,有人认为这标志新时代的到来,但也有很多人对此嗤之以鼻。







AD3805年,一群来自于统一天主教教会的圣职者(The Conformists)来到索科维提定居。几十年后,整个索科维提都落入了圣职者的控制之中。不过对索科维提的统治仅持续了五十六年,圣职者便在权利斗争中失败并被驱逐出索科维提。





AD4224年发生了一起事件:舰载曲线跃迁引擎问世,很多人都认为人类再一次叩响了新时代的门环。

经过漫长的宇宙探索,在AD7703年,人们在位于船底座的老人星附近发现了一个天然的虫洞,这个虫洞也被命名为EVE。不过据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EVE并不稳定,可能会随时自动关闭。于是人们决定在EVE的两端建造跳跃门,在接下来的探索中人们把虫洞对面的恒星系命名为“新伊甸”意为新的世界乐园,而跳跃门则被命名为EVE之门。






克服了种种困难与艰辛,在AD7987年EVE之门建成并开始运行,EVE虫洞在跳跃门建设期间关闭。而人类,从来都不会缺乏勇气和探索精神。因此在两年之后,第一批探险者冒险通过虫洞,并安全返航。随后颁布了新的法令:新伊甸将对所有人开放,EVE彼岸的一切,先到者先得。于是大量人口涌入EVE世界,开始了对新世界的探索和占领。 


圣职者在领导者之一丹诺·格诺克的鼓动下开始向EVE世界殖民,格诺克在幕后指引他们去一颗行星——阿提拉(艾玛的现任首星)。而来自Tau Ceti星系的民族买下了VH-451星系中的第二颗行星,然后到AD7993年,一家巨型企业买下了VH-451星系中的第三颗行星,大殖民时代就此拉开序幕。   



七年后丹诺·格诺克宣称自己是先知,为艾玛今后的神权统治奠定了基础。随着对人们对新伊甸世界的探索,在AD8017年,CMS-17星系被发现,不久就重命名为Pator(帕多尔,现米玛塔尔首都星系)。因为其主要行星—玛塔尔,非常适宜人类居住,所以这里很快便被殖民。





在AD 8052年,来自Tau-Ceti的最后一艘殖民船抵达新伊甸。可是谁也没预料到,九年后一场无法解释的自然变异打破了银河系一端EVE跳跃门的稳定,使其永久性地失效。EVE之门关闭,与旧世界的联系更是完全切断。同年时间里最后一批圣职者抵达阿提拉,所有的圣职者都定居在艾玛(Amarr)大陆。

这场异变释放出的巨大能量毁灭了临近的殖民地,新伊甸各个殖民地散落在空荡的宇宙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自给自足,很快规模较小的殖民因不能自给而逐渐消亡,剩下来的殖民地则因为缺乏维护工业设施的工具,其科技知识慢慢退化。从AD2730年——AD8100年的5730年间,这个时期也被称为“被遗忘的时代”。






而在接下来的AD8100年到AD16262年这段被誉为“黑暗时代”的时间里,我们并没有找到任何完整的资料记载,只能通过只言片语的记载来研究这段历史。虽然有一些证据表明,在这段时间里出现过一些新的文明,甚至他们的科技水平和达到了惊人的高度。但他们是怎样幸存和发展的?他们又是怎样消亡和灭绝的?没有人知道。最终,他们还是消失在了时间长河中,新伊甸又重归寂静。

每次回顾这段历史,都会让E酱深深沉浸在其中,不知有没有飞行员和E酱有一样的感觉呢!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啦,如果飞行员对新伊甸的其他故事背景好奇的话,欢迎在评论区里留言告诉E酱!

文本作者:小丸子大人

1359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