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小鱼吃大鱼”——隐轰驾驶员操作手册

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将苑》

前言

在许多海战题材的游戏中,都有着驱逐舰依赖灵活的机动和破坏力强大的鱼雷摧毁战列舰的可能性,EVE也是如此,这些舰船并不是驱逐舰,而是一种特殊的护卫舰,被广大克隆飞行员称之为——隐轰。

虽然是护卫级别的舰船,但隐轰的确具备了四两拨千斤的能力,不少克隆飞行员都听说过战列舰被隐轰击毁的故事,可当自己实际驾驶隐轰时,遇到的情况基本都是出师未捷身先死。

在搜索了相关的论坛没有找到有隐轰相关的科普教程后,我决定写一篇关于隐轰的操作手册,来帮助广大克隆飞行员了解这种小而精悍的舰船。

本篇有以下四个小段:

一、什么是隐轰

二、两种隐轰的区别

三、使用隐轰的核心理念

四、经验总结

您将会在本篇文章中详细的了解什么是隐轰;不同科技等级的两种隐轰有何具体差异,这些差异又会影响什么;怎样才能更好的凸显出隐轰的价值等。

一、 什么是隐轰

隐轰,如同其名字一样,能够携带隐秘行动装置,擅长“轰炸”,也就是命中比自己体型更大的目标舰船,同时也包括了建筑。隐轰能够携带比自身舰船等级大一个型号甚至两个型号的鱼雷,作为PVP中输出最为爆炸的鱼雷,隐轰的DPS不容小视。只是鱼雷同样具有极低的爆炸速度和极大地爆炸半径,这就让隐轰只能够面对那些大型舰船,在同类型的舰船中,隐轰甚至难以与采矿作业的冲锋者进行抗衡,任意一艘“武装矿船”几乎都能轻松反杀隐轰。

除了越级装备鱼雷外,隐轰还可以携带隐秘行动装置,这极大的提高了隐轰的生存能力,在不主动攻击其他敌人的前提下,隐轰即使在过门遇到了拦截舰也可以尝试通过机动拉出泡泡,当然,比起截击,隐轰的生存能力自然要差不少。尤其是在进行作战时,隐轰的防御性能几乎为0。与截击相比,隐轰的速度和信号半径根本就不在一个级别上,更何况,截击通常只注重机动性与有效,而隐轰往往只注重输出。

纤细的身板和极高的输出能力是飞行员对隐轰的刻板印象,这个印象没错,这也是隐轰具备以小博大的根本原因;只是许多初次尝试使用隐轰的克隆飞行员并不清楚,极高的面板DPS并不意味着实际的输出会很高,这也是隐轰容易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根本原因,毕竟在半路上拦截隐轰舰队的多半是截击或其他擅长缠斗的护卫舰,隐轰最不擅长对付的就是这种小型的目标了。

二、两种隐轰的区别 

与其他舰船不一样,隐轰不同型号之间的区别可是有着本质的不同,不仅仅是在加成上有一些变化,最主要的是改变了使用的武器系统,一个是中型鱼雷另一个则是大型鱼雷。

这两种鱼雷除了DPS相差巨大,爆炸速度与爆炸半径的相差也非常大。中型鱼雷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攻击那些巡洋、战巡一类的舰船,而大型鱼雷仅仅针对重型的战列舰或是更加笨重的建筑,使用大型鱼雷攻击护卫舰,即使是高达几千的DPH,往往也只能打出十位数或是个位数的伤害。

如果使用隐轰进行收割,前者虽然无法对截击和轻拦一类的舰船造成有效杀伤,但至少还有一搏的机会;而后者,即使是截击和轻拦让它一分钟,使用大型鱼雷的隐轰队也无法造成任何实质性的威胁。

同样的,使用中型鱼雷的隐轰在抓捕矿船时可以与冲锋者或采矿驳船一战,而使用大型鱼雷的隐轰几乎没有与冲锋者作战的能力,在面对采矿驳船时也无法发挥出多大的优势。

虽然使用大型鱼类的隐轰DPS甚至可以与一些战巡媲美,但它的目标单一,几乎只能对战列舰构成威胁,即使目标是战列舰,单一一艘大型鱼雷的隐轰也无法构成太多的威胁,只有成群结队才能对战列构成实质性的威胁。可是,如果数量够多,中型鱼雷的隐轰依然也能够造成威胁,不仅仅是对战列有威胁,战巡、巡洋、驱逐甚至是护卫都会多少害怕使用中型鱼雷的隐轰。

这也就造成了使用大型鱼雷的隐轰几乎沦为了打堡的工具,很少能够看到有人会在收割队或其他PVP活动中使用以大型鱼雷为进攻方式的隐轰。 

三、使用隐轰的核心理念 

如同刚才的篇章中所介绍的,隐轰并不适合与同体积的舰船进行对抗,即使是使用中型鱼雷的隐轰也只不过是有抗争能力的程度而已。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隐轰都被拿来充当小船队的高火力,在面对一些截击无法摧毁的大型单位时,隐轰的火力优势就凸显了出来。能够快速地摧毁目标的防御系统,并且可以通过隐身进行埋伏、或是利用隐跳的特性快速逃离战场,这样的特殊机动性在某种程度上既补充了截击输出不够的缺点,又不至于太拖累截击前进的脚步。

显形后没有额外的锁定延迟时间也让隐轰更加适合伏击作战,一些小队喜欢用隐轰和轻拦堵门,这与正常的堵门不一样,只有在前置的“眼睛”发现高价值猎物即将出现在堵门位置时,轻拦才会“打泡泡”,一旦目标落入泡泡当中,潜伏在隐形装置下的隐轰便会显形攻击目标,几乎没有任何一种舰船能够在隐轰强大的火力下幸存,即使是较小型号的巡洋舰(如塞纳波,幽灵等)也会因为隐轰的数量众多,被过多地网子和信号放大装置干扰,无法规避隐轰造成的伤害。

这种独特的进攻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敌人的警惕性,总有些人敢于顶着本地大量的敌对继续进行自己的生产作业。除此之外,即使对方组织了收割队也完全不用担心,使用隐形装置进行伏击的隐轰可以安全的躲在星系的任何一个角落,面对打不过的目标或舰队,只要不进行跨星系的移动,隐轰队就是绝对安全的。

即便被敌人堵截,隐轰队也无须担心,能够使用隐秘行动装置自然可以通过隐身来应对,无论对方怎么扫描都无法获得隐轰队的具体位置。只需要等待敌人累了,停止封锁或是封锁线出现了漏洞,悄咪咪的从敌人控制的区域溜走即可。主动权几乎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无论是打还是撤,都由自己说了算。 

四、经验总结 

其实,隐轰队还有另外一种特殊的玩法,这种玩法就如同我开篇发的自己隐轰的截图一样——没有隐形装置。

隐轰只有三个低槽,谁也没有规定隐轰一定要安装隐秘行动装置,如果要安装隐秘行动装置就意味着要放弃一个低槽,虽然没有必要像我一样为隐轰安装三个武器增效,但无论是使用盾扩或钢板来防止隐轰被一发入魂,还是选择带一个修理设备来增加自己的续航能力,亦或是通过损控装置来增加自己的容错率都是极好的。

这样的玩法被克隆飞行员戏称为“显轰”,失去了隐形装置的隐轰在战斗能力上并没有遭到太大的削弱,倒不如说是有了一些增强,毕竟有效或是DPS会因为节省出来的一个低槽而得到提高。但是在转场移动和生存能力上,这样的“显轰”肯定是不如正规的隐轰,如何取舍还要看具体执行的任务和指挥官的作战风格。

毕竟,如果是打算采用隐轰最擅长的伏击,失去了隐身能力的“显轰”可不擅长,但要是比正面对战的能力,“显轰”自然是凌驾于隐轰之上的。

《如何用“小鱼吃大鱼”——隐轰驾驶员操作手册》就先写到这里,希望各位使用或是打算使用隐轰的克隆飞行员能够有一些收获,对不同型号的隐轰有一个深刻的理解,能够通过自己要进行的行动和可能面对的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那一款隐轰和对应的装配方案,我们下期再见啦~


文本作者:小丸子大人

3364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