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影在皮影戏方面的天赋高得惊人,她五岁会拉线,七岁会唱词,父亲总说她以后会是最好的皮影师父。
那日,邀影将一出大闹天宫演得出神入化,完美谢幕后她回到后台却看到一个风姿朗朗的少年正站在月光下像是在等谁。
“公子你等谁?”邀影好奇发问,那少年却笑着朝她走来:“在等邀影姑娘。”
邀影疑惑不解,却见那人拿出纸笔认真问她舞台上腾云驾雾的孙大圣是如何做到的。
邀影瞬间明白这原来是个求学的人。邀影向来喜欢有人向她讨教皮影戏法,于是她便将那其中的精妙全部告诉了少年。少年一字不落记了下来,临走时郑重告诉邀影他的名字。
他说他叫姜辰,是外地来的商人之子,自小对皮影戏就十分着迷。
从那之后,邀影经常看到姜辰,有时她会同姜辰讨论皮影戏技巧,后来两人还研究了新剧目。天长日久,他们演出的戏渐渐从桃园三结义到了西厢记,一种别样的情绪在他们之间流转。
但世事流转,从不让人如愿。那日姜辰冒雨而来,为邀影演了一出新戏。皮影人在灯光的映射下演出一对男女的爱恨离和。一场结束,邀影拍手称绝,但姜辰却是踌躇不安。
邀影疑惑不解,接着听姜辰开口道:“父亲前几日告诉我,我们要举家去往岭南。”
邀影心中突然一沉,意识到或许将有大事发生。果然,姜辰开口说:“邀影,你愿不愿意嫁我为妻,随我一起去岭南?”
姜辰眼中充满着希冀,他就那样目光灼灼盯着她,让她不知所措。
邀影知道自己对于姜辰心存爱慕,但是她也忘不了自己年少时许下的承诺,要成为天下最好的皮影师。
邀影静默不语地沉思,最终拿出一只新做好的皮影人放到姜辰手中,同他道了一句珍重,又喃喃道:“我心悦你,但无法放下皮影。”
姜辰看着手中的皮影小人,心中已经了然。他并没有气恼或纠缠,只是心中划过痛楚,他知道邀影以后会成为最好的皮影师,所以能做的只有祝福。
“你会成为最优秀的皮影师,我一直相信。去属于你的广阔天地闯荡吧。”
姜辰在一个晴好的天气离开了汴梁城,邀影注视着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自那之后,邀影更加努力磨练自己的技艺,她研究的新剧目从汴梁城走了出去,越来越多的人来汴梁向邀影讨教技法。邀影倾囊相授,最终她和她的皮影戏名满天下。
而在遥远的某个地方,有个男子也听到了这一出出皮影戏,皆来自邀影的门生。他笑着看、大力地鼓掌喝彩。
是姜辰,他真诚地为邀影送上祝福与敬意。
许多年后的邀影已经老了,她坐在家门口看着人潮走动,听到远处又响起某个学生在表演皮影戏。
好像是《西厢记》?她不禁又想起那个少年。
原来已经此去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