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弹挂里放的到底是弹匣(xia)还是弹夹(jia)?各位先锋们在和队友沟通时有没有苦恼过这个问题?本期的《暗区军武志》老皮就来带着大家理一理,《暗区突围》中那么多种类的供弹装置,它们到底为什么是这样的造型,他们又究竟是如何运作的?
弹夹不是弹匣
要分清弹匣和弹夹,只要搞明白弹匣里的“匣”字是什么意思,就不会再和弹夹搞混了。在汉字中,“匣”指的是收藏东西的器具,通俗点来说就是放东西的盒子。那么弹匣弹匣,顾名思义就是存放子弹的小盒子,而在英文表述中会用Magazine或者缩写Mag来称呼弹匣。
左侧为M1加兰德使用的漏夹
右侧为SKS使用的桥夹
弹夹基本上就是一个能“夹”住子弹的铁片,主要的作用是让多发子弹能够作为一个整体,更方便地携带或者装填。弹夹上没有活动部件,英文中的clip指的就是弹夹,同时也是夹子的意思。
弹夹一般有桥夹和漏夹两种,其中桥夹是一种只卡住弹壳最后方凹下去的底缘的金属片,在子弹装填完毕后需要取出桥夹;而漏夹在装填时会一同装入武器,在发射完或是装填完最后一发子弹后会自己弹出。
弹匣的结构是怎么样的?
现如今的弹匣一般都是指的可拆卸的弹匣,而不可拆卸的固定式弹匣会被称为弹仓。弹匣中一般都会有一根弹簧和一块托弹板,通过弹簧的弹力将子弹推入枪膛,完成供弹动作。
从全透明的弹匣里可以清楚地看到托弹板和弹簧
各位先锋们在改装武器的时候也一定发现了,同一种武器的弹匣不同长度、不同宽度的型号载弹量各不相同,这是因为子弹储存在不同类型弹匣里的状态是不一样的。
同为M4A1的弹匣,载弹量却完全不同
弹匣从结构上划分一般有单排单进、双排单进、双排双进等不同的类型。这里的单排双排指的是弹匣内子弹排列的方式,单排就是子弹只排成一排,一次一颗进入枪膛。这种弹匣结构简单,整体形状相对更窄,比较适合手枪、狙击枪等对于弹容量需求不大的武器。
单排单进、双排双进与双排单进的弹匣
而双排单进就是子弹一左一右交替错开排列成两排,最后在抱弹口收拢,让子弹回到中心的位置。这样的弹匣会稍微胖一点,但是内部容积更大,能够装下比单排弹匣更多的子弹,现在大多数的手枪弹匣都会使用这种结构。
还有双排双进弹匣,在弹匣的抱弹口不会收紧,因此弹匣的开口较大,就算手动装填弹药也相对容易,但较大的开口也容易使泥沙等杂物混入导致供弹故障。
这款60发的M4A1弹匣就是一款四排的弹匣,虽然火力更猛,但是显著增加的宽度和重量会对枪械使用造成影响
造型各异的弹匣
使用聚合物制成的P90弹匣
P90弹匣内部的子弹排布与供弹口呈90°
弹匣一般使用铝、钢等金属材质制成,现在也有许多弹匣使用了塑料等更灵活和轻便的聚合物材质制作。弹匣的外形主要是根据适配的子弹形状与设计的装弹量来决定,也就有了各种直的弯的长的短的不同造型的弹匣。
从左起分别是M1加兰德的弹夹
M14的20发弹匣、M16的20发与30发STANAG弹匣
由于步枪子弹的弹头大都是尖头弹,弹身又是瓶型结构,在子弹紧密排列的时候会自然形成一个弧度。如果这个时候再使用直的弹匣,空间效率就会比较差,过长的弹匣会影响武器的操作性。让弹匣贴合子弹的弯曲弧度合理利用空间,在加上双排结构,就可以在保证弹药数量的同时控制弹匣整体的长度。弹匣的弧度主要取决于子弹本身的锥度,适配不同子弹的弹匣就会有着不同的弧度。因此同样都是30发的弹匣,AKM的弹匣和M4A1的弹匣弧度却不太一样。按照现如今装备的各类小口径弹药来说,普遍都认为30发的弹匣在火力持续性、重量、长度等要素之间取得了一个比较好的平衡,这也是我们见到最多的一种弹匣。
为7.62x39mm、5.45x39mm与5.56x45mm子弹设计的弹匣
弧度会有明显不同
在激烈的战斗中经常需要确认弹匣内剩余子弹的数量,为此开发的聚合物透明弹匣或者带观察窗的镂空弹匣就能够方便射手快速地检查弹匣内剩余的子弹,防止因为弹匣突然打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用透明材质制作的观察窗
可以更快地检查弹匣里还剩多少子弹
弹匣不仅在现实中改变了枪械的设计与战争的形态,更是先锋们闯荡卡莫纳时不可或缺的重要配件。各位先锋们对局时更喜欢容量更大的大弹匣还是数值更平均的30发弹匣?欢迎来评论区说说自己的见解!
下期《暗区军武志》老皮将为各位先锋们带来火力更加持久的弹鼓与弹链,以及相对比较少见的弹筒和弹仓的介绍。我们下期再见!